会议进行到此时,氛围已变得十分热烈且富有成效。在座的十位企业负责人,大多年轻有为,思维活跃,他们代表的多是阳城市精心培育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公司。
这些企业虽规模尚未称霸一方,但个个潜力巨大,年产值均在千万级别,是阳城经济结构中极具活力的“瞪羚”企业。
它们普遍面临的核心痛点并非市场或技术,而是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血液”——资金。
宋江书特意请来五大国有银行的行长,正是为了直击这一要害,现场办公,稳定军心,解除企业扩张的最大后顾之忧。此举无疑赢得了企业家们的由衷赞许。
然而,作为一位目光深远、洞察秋毫的掌舵者,宋江深知,资金问题固然关键,但也仅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真正要让这些“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扫除成长道路上诸多无形的障碍。
政府,作为最大的公共服务平台,其效能的高低、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企业奔跑的速度和高度。
有些企业,产品质优价廉却苦无销路;而另一些企业,却四处求购而不得。信息的不对称、渠道的阻塞,让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大打折扣。
一个有作为、负责任的政府,理应扮演好“红娘”和“催化剂”的角色,主动搭建平台,促进供需对接。
反之,一个不作为、乱作为的政府,不仅会错失发展良机,甚至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刻,会场上茶香袅袅,众人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企业家们与市领导、银行家们低声交谈,气氛融洽。
突然,市委书记宋江再次开口,他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聚焦:
“今天请几位银行系统的领导过来,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家反映最强烈的资金问题。这件事,市政府会全面负责跟进,建立专门的‘银企对接绿色通道,为企业敞开方便之门,让大家能放开手脚去发展。”他首先肯定了之前的成果,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但是,今天请各位企业家来,绝不仅仅是解决贷款这一件事。你们是市场经济的第一线战士,对阳城的营商环境好坏、政策落地虚实、政府办事效率高低,拥有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也最有发言权!”
他略微提高了声调,掷地有声地宣布:“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出重拳、下猛药,专门开展一场针对营商环境的专项整治行动! 目的就是要彻底净化阳城的发展生态,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条条框框,扫除一切‘吃拿卡要的歪风邪气!所以,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至关重要,能帮助我们精准地找到病灶、瞄准靶心。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放下顾虑,畅所欲言,给我们‘揭短亮丑!”
此言一出,刚才还轻松热闹的场景顿时安静了下来。
企业家们面面相觑,眼神中交织着期待与犹豫。作为商人,他们深谙“民不与官斗”的古训。
虽然市领导态度诚恳,但区县、街道的具体经办人员才是他们日常打交道的对象。今天在这里说了真话,痛快了一时,难保日后不会被“穿小鞋”、被各种“合法刁难”。这种顾虑,像一层无形的薄膜,笼罩在会场之上。
市长高成飞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沉默背后的担忧。他笑着看向一位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年轻企业家,点名提问,试图打破僵局:“吴总,
第1342章 说真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