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章 着医书,《赤脚医生手册》?[2/2页]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两广总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大明好的医者还是太少了,下面的百姓很多一辈子都见不到一名郎中。”
     杨轩说着,发自内心感慨了一句。
     而众人听到杨轩允许自己可以抄录他所珍藏的医学典籍,眼中也是难掩喜色。
     这个时代的职业基本上都是父传子,一代代传下去,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传给外人。
     像镇国公杨轩所收集的各种典籍,换做是他们,也不敢说自己会无私地分享出去。
     杨轩留下的这些人,品德方面都没有问题,连他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可以想象,这个时代各种手艺对外人的防备有多严重。
     很多技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后人只能通过零星的记载去想象,去感慨。
     毕竟不是都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上一代的本事,下一代不一定能全学会。
     就拿医术来说,这玩意儿不仅吃经验,还吃天赋。
     长久下去,很多绝技就这样失传了。
     “镇国公高义,草民敬佩之至。”不少医者一脸敬佩的看着杨轩。
     “镇国公,方才您说我大明的医者少,很多百姓一辈子都见不到一名郎中。”
     “正好现在这里齐聚了诸多名医,我们是否可以联合着一部医书,不求有多么高深,只需能解决寻常的头疼脑热就好。”
     “只要认字,就能照本宣科判断病情,按方抓药。”
     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医者开口说道。
     而他的这番提议,也是让得其他医者眼前一亮。
     正好镇国公这里各种典籍齐全,又聚集了诸多名医,说不定还真能搞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旦这部医书着出来,那绝对是造福天下的大功德。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看向了杨轩。
     后者听到这番话之后也是愣了愣,尘封的记忆中闪过了一抹光。
     这不就是《赤脚医生手册》嘛!
     以他如今的能量和财力,确实能搞。
     而且小师妹的身体也愈发不好,留着这些人还能以备不时之需。
     怎么看都是好事。
     而且大明现在的读书人保守来说都有上百万人,科举无望的,也能通过这本医书行医救世,给自己多一份收入。
     再加上百姓的生活比起几十年前已经改善了很多,一个村子还是能够培养出几个识字的人的。
     不为科举,只为给自家村子培养一个郎中想来还是有很多百姓愿意的。
     毕竟培养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代价更大,相反培养一个识字会对着医书照本宣科的赤脚医生代价更小。
     最关键的是这是关乎着自己的身家性命的,杨轩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算清这笔账。
     想到这里,杨轩肯定了此番提议。
     “这是好事,老夫鼎力支持,若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尽管和老夫说。”
     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草民代天下百姓谢过镇国公!”一众来自民间的白发苍苍的医者躬身行礼感谢。
     “造福天下的事,何谈感谢,只是老夫现在实在是没有心思参与到着书之中,所以只能辛苦辛苦诸位了。”
     “镇国公鼎力支持便已足够,岂敢再烦劳镇国公。”
     ……
    喜欢。
  

第119章 着医书,《赤脚医生手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