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个院子据传是前朝一名富贵王爷造的,形制不错,虽年久失修,但面积不小,有近2000平米,可是不便宜!”高飞知道宇文山在和吴远山合伙做生意,以为只是吴远山带宇文山玩玩而已,不认为宇文山能拿出多少钱来,怕他面子上过不去,故有些迟疑。
“飞哥,您说呀,到底多少钱?”宇文山倒是没多想,追问道。
“要大八九百万呢!”
“哦”宇文山心里核算一下,说道:“那还可以!您尽快帮我问一下,如果可以这一两天我就定下来!”
“啊,你真想买呀?”高飞被宇文山这个做派给惊着了。他也能拿出这千八万,但那样自己的生意就转不动了;八九百万是现在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在宇文山嘴里却轻飘飘的毫无分量,而宇文山开始做生意才几个月的时间,就有这样的底气怎能不让他吃惊。
旁边的三个长辈也疑惑、惊讶地看着宇文山。疑惑的是吴远山,他不明白宇文山为什么要急着在京城买四合院;惊讶的是高原夫妻,他们吃惊于宇文山竟然真能拿出近千万来。
“好吧”高飞盯着宇文山看了好一会,感觉他不像开玩笑的样子:“我马上打电话给你问一下,约个时间见面聊聊。”
高飞到一边打电话,宇文山陪着几个长辈,闲聊。不一会,高飞得了消息回来,说他的朋友明天晚上要请宇文山吃饭,到时候再聊,宇文山点头答应。
当晚,宇文山两人就留宿在小院西厢房的客房里,一夜无话。
第二天吃过一顿煎饼、果子、老豆汁儿的京城早餐,由胡忠明开车送他们到了荣宝斋。
荣宝斋原名松竹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雅意更名而来,最早在琉璃厂经营南纸,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来又扩大到笔墨纸砚,再到书画以及其他艺术品。92年的时候,文物买卖还没有完全放开,虽然私下里交易已经屡见不鲜,但官面上还是以国有文物商店为主,荣宝斋就是其一。这时的文物商店,由国家定价核准,明码标价出售和收买文物。93年6月中国第一家文物拍卖公司沪上的朵云轩才正式成立,开了本土文物拍卖的先河。94年3月荣宝斋才跟进成立自己的拍卖公司,随后各地纷纷效仿,文物拍卖才真正走进市场,成为文物买卖的主要方式。文物的稀缺性和唯一性决定了竞价购买,价高者得的这种交易方式,算是回归了正轨。
此时荣宝斋里人声鼎沸,穿着长袍马褂的店员们穿梭其中为顾客介绍中意的古玩。能进来的人都是有请柬的人,大多身价不菲。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的国内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已经有意无意地开始关注艺术品市场,或投资,或用来装点门面,需求量急剧攀升,也带动了古董价格的提高。
本次展销的艺术品,以书画、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印石印章以及镇纸、笔洗、玉石手把等小件商品为主。书画占用的面积最大,价值也最高,从明、清到近现代,林林总总不下几十幅。能近距离观摩这些艺术珍品机会难得,宇文山当然不会放过,他一幅幅仔细观摩、体会,沉醉其中。
神识中,这些书画因时间积淀,蕴藏起来的沧桑之气,或浓或淡呈现在宇文山面前。年代越久远的,沧桑之气越浓,反之则淡;价值越高,越受推崇、喜爱的亮度越高,反之亦然。慢慢地宇文山总结出用神识给文物断代、估价的方法,并一幅幅、一件件与荣宝斋提供的标签上的报价、介绍印证,辅以他了解的境外拍卖信息,在艺术价值、艺术品价格方面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判断也更加精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鉴定方法。他逐一地看将过来,沉浸其中,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年纪轻轻,又一副自得其乐、与人无害的样子,顾客、店员们只是有些奇怪,倒也没人打扰他。
“小山,小山,走了!”吴远山拍着入了迷的宇文山,有些奇怪:“你小子,怎么看得这么入迷,我都叫你好几声了!”
“啊”,回过神来的宇文山茫然四顾,发现展厅里已经门可罗雀没有几个人了。
第054章 荣宝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