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全部罗列出来,纸张泛黄,墨色略有暗淡,不似作伪。让宇文山惊疑的是笔记字迹,那字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洒脱不羁,力透纸背,真真的却是师傅载宁的手迹!这是师傅的笔记,是他老人家的遗物!
拿着笔记的手如握千斤重物,宇文山再三确认无误后,颤声说道:“金先生,这份笔记你从何而来?”
一直在关注宇文山反应的金遗民看到他如此表现,心下狂喜:老天保佑,家祖夙愿得偿,他老人家也有救了!
“这是家祖恩师手迹,承蒙祖师爷所赠!”金遗民激动地回答。
宇文山心头狂震,盯着金遗民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敢问令家祖恩师名讳?”
“大清皇族,复姓爱新觉罗,名讳……”金遗民两眼放光,慢慢说道。
“……载宁!?”宇文山颤声说道。
“对,他老人家名讳载宁!请问您是他老人家的什么人?”金遗民兴奋地追问道。
“他老人家是我的恩师!”捧着师傅的遗物,又见到了师傅的故人,宇文山不禁泪如雨下。
“师祖在上,请受遗民一拜!”宇文山的话音刚落,金遗民立马从沙发上跳了起来,直挺挺地跪在了宇文山面前,倒头就拜。
宇文山被吓了一跳,他擦了把眼泪,忙起身把金遗民拉了起来:“金先生,我们虽有师傅这层关系,但也不必拘礼。我们平辈论交好了!”
“我虽身在米国,但也知道礼不可废。您以后直接唤我名字即可!”在这上面,金遗民出乎意料的固执。
宇文山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他,他才起身在沙发上重新落座。
“祖师爷现在……安好?”重新坐下的金遗民迟疑地问道。按照他爷爷的说法,载宁如果尚在人世,已超过一百岁,由不得他不迟疑。
“师傅他在四十多年前已为奸人所害……”为了不让金遗民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宇文山接着说道:“师傅学究天人,身故前,用秘法保留下了全身技艺……”宇文山用春秋笔法解释了获取师傅载宁传承的过程。好在,金遗民祖父一直视载宁为天人,言语中极为尊崇,金遗民对载宁的印象更是神人一般、无所不能,如此倒是省了宇文山很多口舌。
确认了传承的事,金遗民向宇文山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曾祖是祖师爷的贴身仆人,祖师爷待曾祖亲如兄弟。本世纪初,大清亡国后,祖师爷带曾祖携巨资远赴重洋,来到米国西部。经过打拼,借美国西部大开发之机,很快就有了一定根基,到日军入侵中国时,已经发展成为企业集团。特别是在农业、医药和银行业取得了不俗成绩。整个企业集团,到现在已经是市值两三百亿米元的巨型企业集团。”
“……祖师爷在三十年代末回国前,把40%的公司份额转赠给了曾祖,吩咐他继续在米国经营。并告知,以后他的后人会过来继承这笔财产……。祖师爷回到华国东北,一直到1945年前,一直有书信来往,不时命令曾祖调集物资运抵东北。日军战败后,书信逐渐稀少,到五十年代后,更是再无联络……”
“曾祖谨遵祖师爷教诲,一直竭力经营公司,并多次试图联络祖师爷,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一直无果……,直到他老人家含恨西游。”
“祖父现已年届八旬,于少年时承蒙祖师爷垂青收为记名弟子,修习武艺以及中医药石……。祖父遵循先曾祖遗命,继续查寻祖师爷及其后人,亦无太大进展。直到华国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初,条件成熟后,借招商引资之机,我奉命进入中国继续此事……”
第122章 目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