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6[2/2页]

独占东周群芳 土豆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权贵们的门客护卫或者幕僚。若非如此,齐桓公重用出身低下的管仲,也不会轰动列国,千古流传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教育资源几乎被贵族们垄断,下层庶民中很难出现人才,以致于君主们对于庶民阶层毫不重视,最终导致庶民中的杰出者无法出仕为官,只能依附贵族,结果让世卿大夫们更加壮大,尾大不掉。
      “好,成虎爱卿果然武勇,寡人若有爱卿辅助,胜过千军万马。”奚齐摆出礼贤下士的热惜姿态,笑容亲切,伸手将成虎扶起。
      “成虎只是庶民,实在不敢当国君爱卿之称。”爱卿,这可是国君对大夫们的称呼。
      成虎有些惶恐,但眼见奚齐身为一国之君竟对自己如此看重,心中也是感动惊喜。尤其是他在底层太久,如今竟然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成虎对于奚齐,已是产生了效忠之心。
      “寡人听宦者令说你左手有伤,现在还好吗?”奚齐面露关心地道。这个成虎,本身也算一员虎将,若是牢牢地拉拢住,不但等若多了一批武馆学员的助力,而且也能将成安牢牢地绑在自己这条船上。
      成安掌管绛宫多年,心腹众多,若是能站在奚齐这边,奚齐在这内宫之中的安全至少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绛宫内侍数百人,掌握了这批人,哪怕屠岸夷骤然发难,奚齐多少也能得到喘息拖延的时间,可以逃出绛宫。
      “多谢国君关心,成虎左手虽然断了一指,但对成虎的武艺却是并无影响。”成虎面露感动,他只是个武馆教习,平时连见下大夫一面也难,更别说奚齐堂堂国君之尊居然对自己温言关切,礼贤下士了。
      “如此就好,成虎,寡人身边正缺一名忠勇双全的得力护卫,不知你可愿屈就?”奚齐没有直接任命,而是先问了一句,顿时让成虎感受到奚齐对自己的重视。
      成虎沉声道:“成虎愿为国君效命。”“好,英雄莫问出身,寡人对贵族出身还是庶民出身一视同仁,只要有才能,寡人决不吝惜大夫之赏!”奚齐目光灼灼地许诺道。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成虎激动得心潮澎湃:“国君贤明,成虎虽是粗人,也愿意追随左右,沥血披心。”即便是贵族子弟,想要谋取大夫之位也要经过激烈的争逐,而对于庶民来说,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奚齐现在可是正牌国君,他的许诺,对于成虎来说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就算奚齐目前地位不稳,但为了前程和富贵,成虎仍然愿意赌上一把。而且奚齐再不得世族支持,也终究是献公指定的继承者,只要小心防范政变,随着时间流逝,地位只会越来越稳。
      晋国贵族分为两种,“大夫”属于官员之列,主掌一方事务,“士”则属于吏员,负贵办理具体事务,士大夫,构成了国家的统治阶层。因为教育资源的垄断,官吏基本都是世职,像士氏一族,因为熟谙刑律,就是晋国世代执掌刑律的世族,就算出现司寇之职落入他人之手的情况,士氏子弟也往往都能够成为司寇的副手,协助处理刑狱诸事。
      成虎如今成为奚齐的贴身护卫,也就脱离了庶民的身份,算是勉强跻身“士”的行列。至于成安,虽然是宦者令,但此时宦官地位极低,只能算是国君的家仆,成安只相当于奚齐的管家,离贵族十万八千里之遥。
      “寡人不是薄情之人,成卿以诚事我,我必以国士待之。”奚齐知道,成虎已有效忠之意,心中也是兴奋不已,这可是自己来到春秋战国收的第一个小弟,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处境其实还算不上太糟糕,国君的名头,还是用处很大的。
      第九章敲打大臣翌日朝会。
      “先君在日,时常教导寡人为君之道,以仁义礼智信为先,寡人一直深以为然。”奚齐高坐案席之后,环顾四周。
      群臣这几日都有些习惯了奚齐的沉默,今天朝会听到奚齐的这番开场白,都是有些讶然,不知道奚齐有何用意。
      “寡人听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奚齐一边缓缓说着,一边打量着殿内众人的反应。
      听到奚齐这番话,群臣都是神色各异,不清楚奚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有不少人听到“治国”的字眼之后就琢磨开了,难道这位少年国君这是打算收回大权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奚齐忽然语气变得沉痛起来,“然而寡人家中,竟是冷清之至,诸位兄长流落在外,无锦衣玉食,亦无亲无故,寄人篱下,辗转受苦。寡人每每思之,实在是心中难安,感同身受。”许多人都是脸色变得古怪起来,说起来,诸公子流亡外国,奚齐可是罪魁祸首。若非献公执意废长立幼,逼死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也不会因为害怕获罪而出逃了,其余几位公子则是人人自危,唯恐遭到骊姬毒害,纷纷外逃。
      奚齐顿了顿,正色道:“一家不齐,何以齐邦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寡人登位,诸兄长却是流亡四方,寡人打算召诸位兄长归国。公子重耳,封蒲邑及其方圆百里之地,免十年国赋,公子夷吾,封屈城及其方圆百里之地,亦免十年国赋,其余几位兄长,则各有封赏,优以显爵。”所有人都是难以置信地看着奚齐,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此时乃是春秋中期,士大夫们的封地一般都是五到十里左右的小城镇,即便是大贵族,封地也多数是二三十里左右的,即便是再受到重视的公子,也绝不会超过五十里,不然就算晋国是大国,上下贵族几百人,又哪里有足够的封地分封给人?
      百里封地,而且免赋十年,这个条件简直太优厚了,完全就是给予重耳和夷吾尾大不掉的机会。重耳和夷吾不但年长,而且在朝野也是颇有威名。
      难道这位少年国君就不担心曲沃代翼的故事重演?
      奚齐的高祖父桓叔姬成师,乃是晋穆侯的嫡幼子,58岁时受封曲沃百里之地,而曲沃,乃是晋国第一大城,比当时的都城翼城还要繁华。从此曲沃一脉羽翼丰满,加上许多世卿大夫的支持,桓叔之子庄伯姬鲜甚至弑杀了晋孝侯。曲沃一脉与晋国国君历经六十七年的斗争,终于在桓叔的孙子,奚齐的祖父姬称登位为晋武公的时候结束。
      “国君此言当真?”狐突目兴灼灼地盯着奚齐。
      “狐突,你这是什么居心?”“国君,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左司马梁五和右司马东关五惊

分卷阅读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