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二章 活人剑[1/2页]

从幕末开始的太平生活 优雅的卷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州藩又名毛利藩,藩主毛利氏,是日本西南的大藩之一。在黑船事件过后,番内著名学者吉田松阴提出了“一君万民论”,主张天皇之下万民平等,斥责德川幕府的军政策略,要求将实权归于天皇。至此,尊王攘夷的口号被提出,长州藩上下皆以此志,投身于维新的血肉洪流之中。
      但所谓夜长梦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州藩内部也有了分歧,变成了保守派与激进派。
      保守派多倾向幕府,认为应维持现状进行改革
      激进派则坚决要归权于天皇,视幕府为国之毒瘤,一心除之后快。
      长州藩本是激进派掌权,但在池田屋事件中,派中多名要人被杀被捕,之后的禁门之变又是被幕府打的灰头土脸,而他们在撤退时恼羞成怒的放火阻敌,制造京都大火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激进派彻底丧失人心,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维新大业,瞬间腰斩。
      而保守派趁机发力,一举夺权,幕府方面还没动手,长州藩自己就先爆发了内乱。
      好在,高层还算克制,死的都是些小鱼小虾。但激进派的失势终究不可避免,义士们躲的躲,逃的逃,抓的抓,死的死,简直不要太惨。
      在每周的藩内会议上,激进派大佬之一,位居家老之位的福原越后,没有出现。
      逃跑吗?
      不可能。
      就算肃清运动再怎么紧迫,也不可能动到家老头上。
      这是约定俗成的规则。
      藩主毛利氏派人前往传唤,然后便发现了一处尸山血海。
      举座皆惊。
      能成为维新势力的中流砥柱,长州藩的实力可见一斑,现在竟然被杀手潜入掳走了家老而不自知,这无疑是极端的讽刺与亵渎。
      幕府的人?
      又或者是其他势力?
      情况不明,所以无法判断。
      但毛利氏并不打算退让。
      在幕府即将大军压境的挡下,若是传出重臣被掳走的丑闻,士气必定一落千丈。
      毛利氏秉承祖宗基业,自然想要千秋万代。
      “找到福原越后,把他带回来。”
      于是兵卒出动,循着踪迹一路追击,除此之外,各种奇人异士也纷纷出手。
      二阶堂平法的鹈堂刃卫便是其中之一。
      激烈的攻防正在树林里激烈的展开,刺耳的高鸣不断响起,让躲在一旁的福原越后痛苦的捂住耳朵。
      双刀流意味着攻势更猛,角度更刁,而鹈堂刃卫则将这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剑法就如他本人一样,充满着暴虐的同时又如毒蛇般阴冷,每次斩击袭来的方位都诡异难辨,令人防不胜防。
      泰平在缓慢的后退。
      虽然单刀对双刀先天便处于劣势,可他防守严密,对方的攻击甚至连衣角都没碰到一块。
      但他却在一小步、一小步的后退。
      鹈堂刃卫并没有得意忘形,他知道对手后退并不意味着自己占了优势,反而有可能是对方发力的先兆。毕竟拳头先缩回去,再打出来才能更加有力。
      他一边小心翼翼的戒备着,一边手上加力,攻势显的更加犀利。
      在外人看来,就好像是泰平完全处于下风,只能苦苦防守的样子。
      “哈哈,就这样,砍翻这家伙!不过记得留口气,竟然敢劫持我,我将他关入地牢,我要让他生不如死!!!”
      福原越后猖狂的大吼。
      如同犬吠,让泰平回神。
      “啊,抱歉抱歉。”泰平歉意说道:“因为第一次见到双刀流,所以不知不觉看的入迷了。”
      鹈堂刃卫冷哼一声:“在我的攻击下还敢走神,大话也要有个限度!”
      “并不是大话哟。”泰平说着,踏前一步。
      这一步,犹如踏在了鹈堂刃卫的心尖,轻而易举的打断了他的攻势,改变了局面。
      如果说之前的泰平是一块坚不可摧的磐石,那现在的泰平就是奔腾不已的流水。
      鹈堂刃卫瞬间额头冒汗,他的双刀如同是砍在了流动的江河上,非但不能伤之分豪,刀刃反而不可控制的随着水流开始摆动。
      即便攻势依旧凶猛,但已经乱了。
      只凭防守就能打乱我的节奏?
      这样厉害的家伙我为何从未听过?
      还是说……这一步仅是凑巧?
第三十二章 活人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