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9章 方献义剑走偏锋[2/2页]

八五年代发家记 鹿门山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怎么办呢?总不能就这样下去吧,市场必须规范起来,否则他们打下的江山也不稳固。
      陆砚这几天很着急,虽然研发和生产那边的问题不大,但他前几天才参加了94年的服装展销会,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几大国货品牌都有了崛起的初步迹象了。现在是1994年,如果今年一年没有突破,以后就难了。这就代表,给他们这占领市场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打算给内贸下战书了。
      内贸有一个总监,3个经理,人数也扩展到40个人了,这已经是不小的队伍了。八大区域,一个区域的负责人员有5个,虽然人手不充裕,但也可以开始建立销售网络了。
      “各位同仁们,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我们在西北已经有了一家市级代理了,其余的地区竟然没有突破。大家知道,这两年的杭州女装品牌已经崛起,晋江运动鞋服品牌也初现端倪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到了1995年年末还没有把全国的销售网络建立起来,我们就失去了入场的机会了。现在还有一年零8个月,我们要下军令状了。”陆砚说到。
      “陆总,我看就按照时间往前推,每个月要开发几家,就有了计划性。”方献义说。
      “嗯,这样很好。”胡经理说。
      “全国有280多个地级市,31个省级单位,8个大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8个大区总代,31个省级总代,300个左右的市县级总代。既然决定自下而上,那今年年内,必须要完成300个市县级总代的遴选。”陆砚说到。
      “陆总,其实在此期间,可以考虑省级总代和大区总代。有一些很有实力的服装销售公司,满足条件的话,就不必从市级总代做起了。”胡经理建议。
      “好。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有一点,验证的工作要做细致。”陆砚提醒到。
      “嗯,还有一点,营销工作也要跟上才行。”方献义说。

第359章 方献义剑走偏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