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 兄友弟恭(3)[1/2页]

皇兄何不禅位 因卿不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豫州,汝南县。
      赵家父子二人一路跋山涉水,耗费三日,从西兖州济阴赶至这座位于周齐边境的重镇。
      接到消息的豫州刺史元侃,立刻亲自出城迎接,一见到风尘仆仆的两人,元侃大惊失色道:
      “彦深兄何故而来?莫不是邺城有变??”
      这一段时日以来,元侃一直留意邺城方面的动向,从高俨宫变,再到晋阳起兵勤王,他都时刻关注!
      这突然之间看见从北面而来的赵彦深,心忧是否邺城时局又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赵彦深叹道:
      “彦深此来,是为请元兄协助啊!”
      说罢,不等元侃询问,赵彦深便将高俨让他借病回京的念头与元侃说了一遍。
      元侃听后,思索道:
      “既然大行台要彦深兄回京,必然是要重用彦深兄你啊,何故还避尔不受,跑到愚弟这豫州来??”
      赵彦深一听元侃称呼高俨为大行台,就知他心意未变。
      当初高俨自囚于太后宫中,他元侃曾为高俨求情,请高纬将高俨贬斥到外地去,不要害及其性命。
      不料此举却是惹怒了高纬,故而被高纬一纸诏书给撵到了这豫州当刺史。
      “元兄难道忘了和士开旧事了么?”
      赵彦深苦笑一声:
      “我与和士开也曾亲密过甚啊…”
      元侃听了,一下就明白赵彦深在担心什么了,他是怕冒冒失失回到邺城,会被高俨抓起来,毕竟他曾与高俨痛恨的那些人亲近过。
      “大行台的气量应当不止这般狭小,彦深兄过虑了!”
      元侃一面说,一面观察赵彦深的神情道:
      “如今邺城正逢危难,彦深兄若是此时回京,必得大行台另眼相待!”
      赵彦深心中暗暗一笑,对元侃的话实在有些不以为然,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回去了,然后呢?
      与他高俨一同困守邺城,等待北平王的大军到来?
      想到此处,赵彦深决定不再与元侃绕弯子了。
      他南下的目地,本就是奔着像元侃这种对高俨有好感的人而来。
      赵彦深知道,与其锦上添花倒不如雪中送碳,毕竟他即便依照高俨的意思回了邺城,对大局也毫无影响。
      倒不如南下,替齐国稳定局势,届时无论高俨与高贞谁胜谁负,他都有功劳傍身,有了功劳傍身,再回邺城那便不可同日而语。
      那斛律光不就是这么干的么?
      你们高家人内部之间的争斗我不插手,我只负责维持齐国地方上不乱。
      再者说,北平王自称得了皇帝勤王诏,若是江淮这些将领也嚷嚷着要北上,那到时候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场了。
      别人赵彦深不知道,但建康城里那位,却是一心想着北伐收复江淮一地呢。
      到那时,周国陈国一起打进来,大家不都跟着完蛋吗!?
      “元兄啊,我此来皆是为了琅琊王啊,如今北平王的大军已经快要兵临城下,若是穆提婆、陆悉达等人也举兵北上,琅琊王危矣!”
      元侃一听,脑子登时反应过来,对啊,事情可

第八十五章 兄友弟恭(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