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八章 开科取士 英才齐聚[2/2页]

大唐我最强战神 青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协力共进,我终究是一介武夫,沙场才是我的归宿。”
      豆卢宽从秦牧的话中听出两个意思,一是希望自己配合他,二是他不会和自己争权。
      秦牧的意思也很明白,自己不过只是李世民派来参与筹办科举考试的工具人罢了。
      豆卢宽心中稍微松了口气,随后从秦牧的手中接过圣旨。
      秦牧起身送走豆卢宽后,对着豆卢宽的背影摇摇头。
      这豆卢宽鬼精鬼精的,之前鸿胪寺事件把自己摘出去,田间献诗又“恰好”昏倒。
      自己若非李世民的命令,也不愿在礼部当值。
      如今秀宁有孕在身,自己交卸了职务,回府照顾秀宁不香吗?
      随着礼部向大唐各州道下发文书,贞观年的第一次的开科取士正式开始。
      大唐如今的科举制度,还远没有宋明清时的完善。
      地方选拔上来的人才是多少带着点举荐的性质。
      而且如今的大唐也不限制官员参加科举。
      于是不少基层官员也打着搏一搏的想法,投身到科举考试之中。
      不过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比之前的纯举荐要强多了。
      秦牧随即也陷入了繁忙之中。
      准备考试的场地,保持考场的安全和卫生等等。
      繁琐的事务一个接着一个向自己袭来。
      而秦牧手下又没有得心应手的文吏能够使唤。
      于是秦牧不得不事必躬亲,保证自己处理的事情不出纰漏。
      防止被世家的人抓住机会攻讦。
      随着各地英才被选拔了出来,长安城也迎来了新一批的文士。
      其中既有出手阔绰出身不凡的世家子弟。
      又有处事小心谨慎的寒门子弟。
      加上武德年间留在长安等待吏部候选的士子。
      整个长安城可以说是英才齐聚。
      而一旦读书人聚在一起,文会和诗会自然少不了。
      有了文会和诗会,文士之间的勾心斗角便也显现出来。
      毕竟谁都想着在科举前出头,进入皇帝的法眼。
      尤其是寒门士子,他们比之世家子弟更需要伯乐。
      可是一旦有了竞争,文人相轻的脾性便暴露出来。
      新到长安的士子们为了出头,便将目光看向了长安的士子。
      而之前长安士子们所写的悯农诗和赞农诗便成了他们的目标。
      一连十余日,秦牧都能从府上的仆从口中得知那个市或那个坊发生了士子械斗。
      毕竟大唐开国不过才十年,百姓各个武德充沛。
      士子之中也不乏武艺精湛的人,而且有些还是官员出身,身上系着制式横刀。
      一旦文斗不成就变成了武斗。
      秦牧闻言顿时眉头一挑,轻笑着身旁的仆从问道:“士子打斗可有伤及性命?”
      仆从闻言连忙恭敬地说道:“主人,士子们都有分寸,不会擅动刀兵的。”
      “而且金吾卫就在街头巡警,他们也不敢乱来。”
      一旁孕态明显的李秀宁笑着对秦牧说道:“附近可是对此有什么想法?”
      秦牧扭头看向李秀宁,握住她微微膨胀的葱指说道:“还是秀宁懂我,我确实有些想法!”
      说着秦牧起身说道:“你们好好照顾秀宁,我入宫一趟。”

第九十八章 开科取士 英才齐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