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青那里当保安的时候,李来顺除了对武术书痴迷外,也会找一些其他的书看。但是,他们厂所在的那个小镇上没有书店,只有报刊亭,只卖报纸和杂志。
如果想买书只能到市里的东北角书店去买,但新书太贵了,李来顺的工资根本就买不起。以前听说过市里的图书馆可以借书看,但是不仅离上班的地方远,主要的是外地人不给办借书证。
没办法,李来顺只能把有限的钱买他喜欢的武术书籍,其他的书只能舍痛割爱。偶尔在镇上报刊亭买本《知音》杂志,回来心疼得要命。
当听到公寓里这个小商店里有书可以租赁的时候,李来顺还是很震惊的。他不假思索的就跟老板娘要了几本想租来看看。
当他把书接到手里的时候,只见这个书比正常的书要小一半儿,和过去的小人书大小差不多,可以轻松的放到口袋里,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书里没有图画只有文字。
这书印刷算不上精美,但是纸张不错,还算光滑鲜艳,封面上不是帅哥就是美女。书名也很另类,比如叫《美少女爱上我》、《我的生活很青春》等等。
光看封面和书名,给人的感觉也就是诸如琼瑶写的那一类言情小说罢了。
李来顺一般不喜欢看小说,尤其是言情类的,即使偶尔看也是看点武侠类的小说而已。
言情小说都是教人谈恋爱的,自己长这么大还没正经的谈过。和霞姐的关系也是从懵懵懂懂,一下就一步到位,根本就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看一下言情小说怎么写的,是不是可以看看人家是怎样谈恋爱的,或者起码可以了解一下女孩子的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呢?
基于这样的心态,李来顺翻看起这个口袋大小的书来。刚开始看的时候,你还别说,故事情节很真挺吸引人,勾引着你一步一步看下去。
当他慢慢看下去,发现里面的内容开始变味儿,描写得越来越露骨,越来越不堪入目。他突然明白了,这哪是言情小说,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和爱情动作片一样的东西吗!
而最让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李来顺惊奇地发现,这种书没有看到男孩子来借阅,竟然都是三三两两的女孩子来借!
转念一想,也是,男孩子看也都是看爱情动作片,女孩子不好意思看那种片子,才会找这样的书看。看来孟子说的“食、色,性也”真对,任何人都逃离不开人的本性,无关男女。
李来顺想把书还回去。
刚刚把书递给老板娘,这时从后面传来一个声音:“呦!兄弟喜欢看这样的书啊!别客气,想看随便看,不算你的钱!”
李来顺回头一看,一个人腆着肚子,光着膀子走到了他跟前,定睛一看,是哥哥的同事兼舍友李哥。
“不想看!我不知道这是啥书!以为是爱情小说呢?”李来顺不好意思地说道。
“爱情小说有什么意思?这个不比那个看着爽?”
“少在那教小孩不学好!以为谁都跟你那么没出息!去,带孩子出去玩会儿!”老板娘说着,从柜台后面领出来一个3岁多的小男孩交给他。
看说话的语气,李哥和老板娘关系不一般,但是怎么他和领着的孩子长得那么不像?
接下来的几天,李来顺一边等着哥哥同事的消息,一边在开区发转悠,看能不能找到厂子招工的信息。
虽然第一次来开发区,即使没有目的的乱转,也不会担心迷路。因为开发区的道路规划特别简单明了,所有的路和街都是横平竖直。横的叫街,竖的叫路。比如“渤海路”、“洞庭路”、“黄海路”,“第一大街”、“第七大街”等,就跟坐标轴一样,想找到哪个企业在哪,只要知道在哪个街上和哪条路上,一定位马上就能找到。
而渤海市区内就不一样,因为城市依海河而建,民国时候这里又有很多的外国的租界,缺乏统一规划,所有的路不但是斜的,而且九曲十八
第18章 口袋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