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壳子给你捆得结结实实,方方正正,你外表看不到什么问题,其实中间给你浇上水,增加重量。
比如,他们会把空心的铜管里,里面灌上铅或者水泥,两头用铜焊上,当实心的铜棒卖给你。
同样的道理,他们也会把不是铜的器件用铜水镀一下,然后当铜器件卖给你。
至于用化学药品把黄铜变成紫铜这些手段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李来顺惊愕的同时,让他更加惊奇的是,老板娘随便拿着一根铜管往手里一掂,她就能判断出是不是纯铜。即使你把里面塞上和铜重量差不多的东西,她都能分辨出来。
李来顺问她是怎么分辨的,她告诉他就是一种感觉。
也是,被骗得多了,自然就练出来了。
看来真的是在劳动中才能学到智慧。
李来顺一时学不会,只能老老实实地用小钢锯从中间锯开一段分辨。
巧人有巧招,笨人也有笨办法,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在这里,有一个不解之谜,让李来顺一直很疑惑,他尝试问过老板娘,但都没有答案。
就是每次要把分类好的废品送到厂家,或者上一级收购站的时候,老板王振都会嘱咐李来顺往他那个货车的一个水箱加满水。
按道理说,车的水箱一般都是在车头那里,是给发动机散热的。但是李来顺加水的这个水箱却在货车的底部。
如果从外表看,根本就看不到。即使你趴到车底下,如果没人告诉你那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是干啥的。只有加水的人,才知道那个东西可以加水,而且能加很多。
更奇怪的是,每次出发前都需要重新加水,即使一天跑2趟,每趟回来,那个水箱都是空的。
李来顺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一年多以后,他转到商场工地当保安才知道这里的奥妙所在。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令李来顺崩溃的就是,你在收废品的时候,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通过交废品的人身着打扮、举止言谈和废品的品相,看到他卖给你的是不是赃物!
这,这,也太考验人的能力了!
收到赃物可怕的不是赃物本身,而是收完它后,给你带来的后果,惨不忍睹。
那个时代的小偷大多数是惯偷,俗话说,总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这些惯偷,总有被逮着的时候。
他们被逮着后,一到里面什么都老实交代,从哪偷的东西,然后把东西卖给谁家了。
他们交代完,一般关个一个月2个月的就放出来了,继续偷。
而被他咬出来的收东西的商家可就惨了。
警察是不会考虑你商家是不是善意还是恶意收赃,反正你收小偷偷的东西了,就是和小偷一伙的,形成恶意收赃盗窃团伙主谋犯罪分子。
恶意收赃后,两种解决办法,进行价格罚款,要不然就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即使,赃物的东西价值很低,你不配合罚款,也让你蹲半年拘留所。
反正只要被逮着一次,不管收的赃物是多少钱,没有万八千的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就是因为这个,李来顺差点没给王振惹一个大祸。
第65章 废品回收站的猫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