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化街回来的第四天,整整两万斤的书才彻底整理清楚。
一共整理出几部分。
第一部分没有任何价值的大约10000斤只能拆了卖废纸1毛一斤。
第二部分具有阅读价值没有收藏价值的也是1万斤,每斤1元。
除了以上两部分,最有价值的是第三部分。
这部分都具有收藏价值,每本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还有几本价值超过一万块的精品。
可惜的是,大丫已挑完的书堆里再也没发现具有收藏价值的书,但绝对有阅读价值。
最后核算起来,收藏书卖了15万多,外加阅读价值的书1万块,这一车书竟然卖了不到17万!
看到这个数字,虽然和李来顺最初的预估有点差距,但是比最早收书的那个人给出的价格还是高了不少。
李来顺好奇地问梁大爷,为什么开始收书的那个人会给到3到5元的统收价格。
梁大爷诡异地跟他说,你说呢?
李来顺好像明白了什么,但是也没完全明白。
王振两口子彻底是高兴疯了,都恨不得要把李来顺当成祖宗给供起来。
还算王振有良心,不但拿出1万块算李来顺的提成,还把工资涨到1000块。
他本来不想接受提成的,也没感到钱分得少了。
毕竟自己是回收站的员工,帮老板想想主意也是分内的事。
但是一想,这也是他自己的劳动所得,为啥不要呢!也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是他应得的。
再说,他正攒钱准备去看霞姐呢,这回有钱了,马上可以实现了。
可那个该死的尚文斌什么时候回来呀!
算了,先等着吧!钱先拿着,不要白不要。
让人高兴的事还不单单是这个钱的事。
在梁大爷的指导下,李来顺帮助自己和大丫精挑细选了300多本具有一定阅读价值的书籍。
这些书籍包含文学、经济、政治、历史等各个方面,给李来顺和大丫后来的人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自从有了这一次发财的经历,王振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不再辛苦地到处转悠收废品。而是挖空心思到处收旧书。
但是,滨海区就那么大,哪来那么多旧书。
这个也不像废品天天都淘汰下来的,天天都能收到。
但是他依旧痴心不改,依旧发疯了似的在外面转悠,成天不着家。
偶尔地倒是能收回一点书回来,但是具有阅读价值的不多,就更别说是有收藏价值的了。
也是因为这个,他跑古文化街的次数多了起来。
但是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更可气的是,每次收书都带着大丫去,不但让孩子受累挨冻,还经常感冒。
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李来顺忍不住劝了几回。
可一个人如果被某种利益裹挟,怎么能听得进别人的好言相劝呢?
在他眼里,这个时候阻挡他的人就是妨碍他发财的人,就是他的仇人。
就是可怜了孩子。
他把收废品的事扔到一边,回收站彻底没了活计。
每天就是零星地收购一些游击队的人送来的废品。
可这点东西,对于这么大一个回收站来讲,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老板娘在旁边唉声叹气,李大勇一眼照顾不到就没了身影。
不用说,肯定是耕他的那块地去了。
记吃不记打。
李来顺倒是轻松了,没活干的时候,就躲在屋里看书。
一些文史类的书他读得还是费劲,什么四库全书,庄子,道德经,易经等,不仅看得晕头转向,问题是真看不懂啊!<
第83章 王振拿大丫撒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