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一切都进入正轨。
河里下的鱼网和鱼篓,只是在每天早上的时候去收鱼就行了。
晚上的时候没事,徐枫和二狗照样去山里边打猎。
这几天又打了几头野猪,卖了不少钱。
没有不透风的墙。
没几天。许枫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的事,就被村民们传了个遍。
的确,早起的村民看到活蹦乱跳的大鱼被整车的拉出。
晚睡的人们看到山里的野猪被徐枫和二狗拖着下山。
就连平时水沟里丑陋的螃蟹都能被他们捡去卖钱。
村民们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山上热闹了,河边人也多了。
就连水渠沟里,人们也去翻起了石头——捉螃蟹。
徐枫也不急。
大自然的馈赠,每个人都有份。
但问题很快出来了。比如捉了半桶螃蟹,这丑陋的壳硬腿长的东西咋吃?卖了谁要?
天这么热,好不容易捉了几条鱼,去卖吧,路这么远,折腾半天不划算。
不卖,只有炖吃了。
徐枫和家里人商量。
想把院子清理一下,在靠北的院墙边砌上一个大池子,里边隔成四个长方形格子,抹上水泥,建一个大鱼池。
再在院子南边搭起了一排长长的棚子。
然后开一个收购站,把村民们平时捉到的鱼捕到的猎物统一收集起来。然后拉出去卖。
全家人都赞成。
徐枫要整合资源。
第一,合理收购村民们零散的资源,让村民们打猎捕鱼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也把自己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开拓更广阔的事业。
他又给娘和嫂子商量,趁麦子还未收割,这次一块把嫂子漏雨的房顶铺上水泥面。
院子里也用水泥抹平整。
屋里也粉刷一下。
这样住着也焕然一新。等麦子收割了,堆在院里,晒在房顶,都方便多了。
娘和嫂子当然满口赞成。
但这一切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嫂子说:
“这得花好多钱呢,我这几年打工,总共攒的有三百多块钱……”
徐枫说:
“嫂子,钱的事你别管,我有。”
看到嫂子一脸的难为情。
徐枫说:
“嫂子,以前我不懂事,自从爹去世之后,是哥担着这个家的重担。现在哥哥不在了,这个家,我来担!”
说得嫂子和娘泪水盈盈又欣慰不已。
娘说:“枫儿,难为你了。”
小雪对娘和嫂子说:
“咱是一家人!咱一家人要拧成一股绳,让那些以前看不起咱家的人,对咱刮目相看。”
娘和嫂子连连点头。
王桂香心头既酸楚又欣慰。
自从他爹和大儿子去世后,这个家确实如风雨中的一条破船,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自己用尽全力也撑不起这个家。
做一个女人真难啊!
这其中的甜酸苦辣她王桂香深知其味。
所以他竭尽所能对家里的每个人好。特别是两个儿媳。
王桂香知道,生活已经够苦了,如果再没了浓郁的亲情,这生活就真没法过了。
但欣慰的是枫儿现在总算站起来了。
还有自己这两个懂事的儿媳妇,没得说的,从来都是既懂事又孝顺。
有时想想,王桂香也觉得自己知足了。
她觉得上天还是眷顾她的。
她王桂香何德何能拥有这样好的两个媳妇。
还有可爱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
而现在,最让自己操心的不着调的儿子又变得这么懂事……
王桂香觉得这辈子自己知足了。
也轻松了许多。
王桂香接过小雪的话说:
&n
第32章 渔猎收购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