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两次交集都是徐枫离开徐家村后,在县城流浪,最落魄的时候。
第一次是在徐枫刚到县城的第三天,当时徐枫身无分文,食不果腹,饿得实在不行,徐枫厚着脸皮,对包子店老板说:
“老板,我今天没钱,能否给我两个包子,等我挣钱了还你……”
本来徐枫就羞得满脸通红,没想到老板怒斥:
“人高马大的干什么不行,来要饭?都想不掏钱吃包子,我还做什么生意?!”
徐枫脸更红了,低下头刚想离开。
这时在桌子旁坐着吃饭的白彦瑾看到了,立马招了招手说:
“兄弟,过来坐……”
然后又对老板说:
“老板,再来一碗小米汤,五个包子。”
那顿饭,徐枫把五个包子全部吃完。一碗小米汤也灌到肚子里。
当时,徐枫并不知道他就是白彦瑾。
只是,徐枫记住了这个带着金丝边眼镜,穿着白衬衣,温良如玉的男子。
白彦瑾也不多问,只在徐枫狼吞虎咽地吃完包子后,才轻轻地问了一声:
“吃饱了没?没吃饱再来点?”
徐枫说:
“吃饱了,谢谢先生!”
徐枫落荒而逃,他觉得以这幅窘态站在比他大不了几岁的人面前,鲜明的对比让自己感到耻辱。
第二次,是徐枫摆小摊的时候,没有资金,徐枫只能进点折扇,手绢,头花之类的,坐在桥头的柳树下来卖。
那天,白公子牵着一女子的手款款走来,公子还是白色上衣,戴着金丝边眼镜,气定神闲,眼光清澈。
而身旁的女子面如皎月,眉眼如水。穿一条蓝色长裙,清纯动人。
好一对璧人!
等走近了,徐枫和白彦瑾彼此认出了对方。
徐枫连忙打招呼:
“大哥,谢谢你那顿饭!”
“不谢不谢,我和夫人饭后散步……”
徐枫向白夫人问好。
然后徐枫拿出自己摊位上最好的折扇两把和几条手绢硬往白公子手里塞。
白公子一再推辞,拗不过,最后拿了一把折扇和一条手绢。
那天,白公子很开心,问徐枫:
“生意怎样?慢慢来,别急,凡事开头难,坚持下来就会好的。”
还说:
“生于世间,谁都有做难的时候,过了这个坎,一切都会好的……”
临走,白公子掏出五元钱,说这是折扇和手绢钱。
徐枫真心不要,但白公子放在摊位上说:
“应该的!”
随之牵起那女孩的手,过桥而去。
徐枫好感动,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在他最无助最落魄的时候。
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关怀的眼神,一声鼓励的语言,都可以拯救一个孤独的灵魂。可以让他终身难忘。
当时徐枫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这个模样刻入了心中。
此后不久,徐枫便离开了县城,去了省城。
此后再无交集,直到看到那个新闻报道,看到那熟悉的照片,徐枫才知道他就是被人们称为茶圣的白彦瑾。
徐枫赶紧看下去,原来是白公子的表弟觊觎白公子的家产。
白公子好心收留表弟住在家中,而表弟图谋家产,在茶饭中下毒,致使白夫人和白公子相继中毒而亡。
后表弟事情败露被抓。
仔细推算,白彦瑾应该是三天后中毒而亡的。
而现在,他的妻子已生病,会不会是其表弟已经下手?
徐枫的心惶恐起来……
第62章“茶圣”白彦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