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碎的光阴如长了脚一样,不知不觉间慢慢地行走。
徐伟的结婚日子一天天临近,徐枫也往家里跑的更勤了。
虽然有二叔二婶和娘这些长辈在忙碌,但这毕竟是徐枫重生以来家里办的第一件大事。
徐伟又事事都要听听徐枫的意见。
所以徐枫忙前忙后地帮忙。
终于,明天就是大喜之日,徐枫早早盯着各餐饮店的货物出完。
还不到八点,徐枫就开着车,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附近的乡亲已经在二婶院子中帮忙了。
所有该借的桌子凳子锅碗瓢盆前两天都借了回来。
那时的农村娶媳妇嫁闺女,都是在自己家里边待客。
头天开始,乡邻都要去帮忙。
院子中支上大锅,该蒸馍的蒸馍,该炸焖子的炸焖子,该准备明天桌菜的准备桌菜。
引葱的,切菜的,打下手的,统统是女人们。而掌勺的,做菜的则是村里有厨艺的男人们大展身手的地方。
掌勺的待客匠是根据主家说的大概桌数,需要提前列好一个菜单的,像干菜和能放的菜就提前备好。
像豆腐、肉这些就需要头天再割回来。而徐枫早上就把肉都安排好了,回来时又捎了两大块豆腐。
一个大豆腐就是五十斤,两个就是一百斤。是整块模子压成的。
大家见徐枫回来,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徐枫也给他们一个个递着烟。说着笑着。
嫂子和小雪都来上围腰帮起了忙,娘抱着瑶瑶,再照顾着自家的两个孙子。
周围都夸徐枫娘命好:
“现在徐枫这么能干,你两个媳妇这么孝顺,孙子孙女又这么可爱,你以后净享福了。”
徐枫娘也乐呵呵得说:
“嗯嗯,是享福,只要孩子们都好好的,咱这日子过着,就舒心。”
最高兴的还是徐伟,经过了那么多,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二叔是个闷葫芦,办事没个有能力的管事的男人立在那儿是不行的。
所以徐伟就让徐枫管所有事务。
头天下午大喇趴就唱起了《朝阳沟》选段。
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
相处之中无话不谈
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
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
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
刘胡兰为祖国把热血流干
咱看了一遍又一遍
……
那时候,豫中一带,谁家办喜事,是定要放《朝阳沟》的,这部耳熟能详的豫剧。
大家也都爱听。男女老少都能跟着哼唱。
就连小孩子,有些不懂词的意思。但听到大人们兴奋起来,就唱几句朝阳沟。耳濡目染,孩子们也就学会了哼唱。
这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豫剧《朝阳沟》的问世,无疑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情节,再加上豫剧三团各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使得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名闻全国。
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徐枫重生前,《朝阳沟》中的大部分唱腔在中原地区仍还在广为传唱和流传。
这部《朝阳沟》足足影响了豫中几代人的
第85章 徐伟娶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