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8章 京城别墅谈房产[2/2页]

重生1984:极品混混痛改前非 兰汀飞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入林伯法眼的人,果然气度非凡。”
      他们并肩落座,喝茶聊天,一番寒暄过后,进入主题。
      董先生说:
      “这是国家又一次重点改革项目——房地产行业。上级委以重任,我也深感荣幸。唯恐有丝毫差池,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我觉得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原来只是允许民间资本参于其中。今年又有一个精神,可以成立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我立刻想到了林伯,您有经济实力,又有管理能力,如果成立个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那一定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林伯说:
      “咱们是多年的朋友,不瞒你说,我自觉老了,要那么多钱干嘛?人生最痛苦的,是钱还在,但人没了。
      而现在,我有了儿子,有了孙子孙女,我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徐枫做生意有敏锐的嗅觉,周全的规化,再加上他稳健的性格,是商界不可多得的奇才。如果他愿意,我会全力支持他。”
      徐枫何人,重生一世,他完全明白,早期的房地产是掘金时期,是弯腰捡金子的时代。是赚钱最快的行业。
      他一直在寻找这个机会。
      徐枫知道,前几年是房地产改革的试探性阶段。
      进入八十年代初,国家成立“京城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这是第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咱们今天熟悉的京直公司,这个公司引领着中国房地产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1年在深市、广市进行商品房开发试点,1982年国家在郑市、沙市、常市、平市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并且这里有个特别的制度,三三制,什么是三三制,政府、企业、个人各承担三分之一。
      就在今年,国家首次正式将房地产列为独立的行业。这一年允许成立私人房地产公司。也成立了很多,往后几十年都如雷贯耳的知名的房地产公司,这些房地产公司引领着国家房地产的走向。
      他们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一路驰骋商场,赚的盆满钵满。这些企业都和198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有关系。
      而现在,机缘巧合,自己也荣幸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徐枫内心狂喜,他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做时代的弄潮儿。
      他坚信,他重生一世,世事风雨地看得清清楚楚,他会比其它人有更精准的把握,有更广阔的前途。
      徐枫连忙说:
      “房地产行业,是我感兴趣的行业。我要做,并且一定不负两位的期望,我一定要把它做好、做大、做强……”
      徐枫又把自己对房地产的想法和看法和董先生进行了交流。
      董先生赞赏地看着徐枫,这是个能力超群,办事果敢,睿智聪慧,沉稳大气的年轻人,他具备一个成功商人的所有素质。
      董先生心中暗暗称奇。这林老从哪儿淘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林老果然是林老,眼光不凡啊!
      董先生对林老说:
      “令郎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睿智沉稳,前途不可限量。进入房地产行业,一定会叱咤风云,有所建树。”
      徐枫忙说:“董兄,过奖了!小弟才疏学浅,以后还望董兄多多提携。小弟感激不尽。”
      董先生又把注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条件和流程给徐枫详细讲了一遍。
      徐枫说:“董兄放心,一周之内我把所有材料和手续备齐。”
      他们三人又聊了许多事情。
      直到五点多,董先生说还有公务在身,不可久留,告辞离去。
      徐枫非常激动:
      “林伯,我们最好的时代到来了……”

第118章 京城别墅谈房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