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伯放下电话,就又往陈府打了个电话,预订了后天中午的饭菜。
      傍晚的京城,华灯初上,分外明亮。
      徐枫和林伯漫步在京城街道上
      京城繁华的街道,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他们来到王府井小吃街上,那里人流涌动。
      有卖馄饨的,有卖双色馒头、焦圈儿、油条、豆浆、豆腐脑、小豆粥。
      先来的,有个座位,后到的。也乐呵呵的,站着要一份,吃一碗就走。
      有卖大碗茶的,有卖蜜三角的。
      这蜜三角,咬一口,顺嘴流糖,品一下,香甜入心。
      徐枫给林伯买了二斤蜜三角。卖家用牛皮纸包了,用纸绳捆好,上边留个手掂的扣子,递给徐枫。
      “同志,慢走!”
      那时有句话,南京到北京,同志是官称。所以一般人都风行称陌生人为“同志”。
      同志也就成了那个时代最文雅,最亲切的称呼。
      徐枫便掂着蜜三角,继续往前边走。
      别看是纸绳,结实的很,只要别粘上水,这纸绳一般是不会断的。
      京城的子民们有着超前的思想,精致的享受。
      他们追求自由,追求轻松愉悦,精致的生活方式。
      他们生活在天子脚下,有着天然的高傲和优越感。
      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出来吃个小吃,逛个公园,打一圈太极,听一段京戏,觉得心满意足。
      年轻人的最爱是电影院,谈恋爱一般是约在电影院的。那时的年轻人,男的骑个自行车,在前边奋力蹬,女的坐在后座上,迎着风,摆动着纱巾,笑得灿烂。
      这基本上是恋爱的经典画面。
      徐枫和林伯又往前走,一摊位前围满了人,徐枫挤过去一看,小哥哥正在叫卖,:
      “哎,京城小吃,油炸灌肠,五毛钱一份……”
      嘴里喊着,手却一刻也不闲,从锅里铲起,一盘盘递给围在周围的人。
      “桂花切糕,艾窝窝,再加一碗羊杂汤,吃着好吃,喝着好喝……”
      徐枫又要了几块桂花切糕,又要了艾窝窝。也顺手掂上。又买了栗子凉糕和褡裢火烧。
      京城,以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巨大的包容性,把天下美食汇聚于此,并经过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京城小吃文化。
      这琳琅满目的美食,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以来京城为荣,他们想看看京城的繁华,听听京腔的韵律,尝尝京城的美食。
      徐枫问林伯想吃什么?林伯说:
      “走,去吃炒肝去!”
      他们来到摊位前,坐下,林伯说:
      “两碗炒肝!”
      “好哩!来了——”
      原来炒肝不是炒的!
      林伯说:
      “炒肝,这是由宋代的“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多数以猪的肝脏,大肠为主要原料,当然大蒜也是不能少的。用淀粉勾芡做成的一种小吃。汤汁浓稠,用勺舀起而食。”
      京城的小吃,的确与众不同。
      徐枫和

第143章 京城美食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