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了腊八,徐枫把家里一切都安排好,他要去京城一趟。
      腊月的寒风已有些刺骨,徐枫早早就起了床,山里的气候更加阴凉,寒风凛冽。
      娘早早地起来给他做了饭,他草草地吃了几口,开上车就出了村。
      他要赶火车去。
      徐枫把车开到林府,就坐上车去了火车站。买票,进站,还好坐车的人也不算太多,下午就到,徐枫买了卧铺。
      又买几份报纸,徐枫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他得掌握国内最新资讯。
      他躺在自己的卧铺上,摊开报纸,浏览起来。
      那时的报纸都办得比较严肃,不像若干年后,花边新闻、虚假广告占了大量篇幅。
      徐枫一篇一篇认真地看着。
      也许是起得太早,竟有了睡意。
      那时人们出门拿的都是现金,并且票面最大的就是十元,身上装几百块钱就是鼓鼓囊囊一大卷,很容易被人发现。
      特定的社会环境滋生持定的人群。
      那时小偷很多,经常在公交车上和火车上流窜作案。
      他们或一人或组团进行偷窃,寻找到目标之后,就会想方设法接近目标,然后趁对方不备,迅速出击,或逃离或转移。
      徐枫环视四周,上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对面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
      上铺的两个人都在呼呼大睡,对面的男子却在不断地往自己这边瞟。
      徐枫心中便有了警觉。
      只见这男子三十来岁,从他看自己的频率,徐枫觉得这不正常。
      徐枫立刻睡意全消,精神抖擞起来。
      徐枫眼睛正视着报纸,但余光却注视着对面的人。
      只见那人躺下又坐起来,坐起来又躺下。
      徐枫心想,心急了吧,我就不睡,熬不死你。
      那男子又坐了起来,弱弱地问了一句:
      “你是叫徐枫吗?”
      徐枫心想,现在的小偷功课都做得这么足,连名字信息都知道了?
      徐枫放下报纸:
      “是的,有啥事,说吧!”那位男子说:
      “我是省大型重工设备公司的总经理,那天林老的博物馆开业,我去了,见到你在台上的发言,很激动人心。
      刚才看见你,一时还不敢认呢。”
      徐枫放下心来,原来是自己多心了。
      “您贵姓?”
      “免贵姓赵。”
      “赵经理,你这是去北京出差?”
      “是的,急需一批重工机械,不知哪儿有卖的,想去北京碰碰运气。”
      徐枫说:
      “我给你推荐个公司,那里所有的国内国外商品,基本上都有。”
      “好啊!那我真感激不尽了,我跑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买到,就想着到京城碰碰运气。”
      一路上两人畅所欲言,谈得十分投机。
      到下火车,两人俨然成了朋友。
      

第232章 再下京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