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
渔舟唱晚。
傍晚的灯火星星点点,总能给人一种莫名的温暖。
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子端坐船头,抬头望向远处,眸子里掠过了山河日月。
“老孟!别愣着了,快来帮忙!”
在他身后不远处,一个肤色黝黑身体硬朗老头儿熟练地将黑色的渔网一点点收起。
亮白色的鲫鱼在岸边疯狂地跳跃、挣扎,溅起道道水汽。
似要冲破罗网,再入江河。
不知为何,最近江边的鱼比往常多了好几倍,一抹久违的欣喜挂满了老头儿黝黑的脸庞。
老孟见状,却不由皱紧了眉头。
“乔老头儿,赶快离开这里,越快越好!”
“啥?离开?老头子我打了一辈子鱼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好事,东临城那边鲫鱼又涨价了,辛苦这一两个月,今年冬天就不用愁喽!”乔老头儿自顾自说着,手里的活儿却半点没有耽搁。
他知道这老孟又“犯病”了。
老孟其实并不老,只不过因为显老,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所以渔村里的人都习惯性地叫他老孟。
约莫四十多岁,身形高大魁梧,胳膊上更是肌肉虬结,不像个庄稼汉,倒像是一个征战天下的将军。
每当人们问起他从哪里来时,他总会笑着说:“不重要,不重要。”
“下游鱼密,上游肯定有船来,而且不止一条。”老孟耐心地解释道。
“咱这个地方,地处淮河和渭河交界处,来来往往的船只不计其数,再说了听说新皇帝即将北巡,我估摸着这几日应该快到了。”
老孟脸上闪过一丝隐忧,但又很快消失了。
老乔头儿毕竟年迈,此时已经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我来吧。”
老孟单手抓住渔绳猛然一拽。
下一秒,乔老头儿就一脸惊讶地愣在了原地。
他张大嘴巴看着他,第一次觉得老孟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数千条鲫鱼在余晖的映衬下被一把拉出江面,鱼身上波光粼粼,鱼尾啪嗒啪嗒地拍着河岸,鱼嘴向上一张一合的动着,仿佛嘴里的食物还没咽下。
这一张渔网里的鱼少说也有上千条,平日里老乔都要一点点忙活到月上中天才能弄上来一半,剩下的一半第二天再弄。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胡子拉碴沉默寡言的男人竟有如此神力!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老乔头儿有些紧张,他已经看出来老孟是一个修行者,而他对那些动不动就抬手杀人的强者,素来既厌恶又害怕。
“今晚之前,务必离开这里,很快这里就会是一片焦土了。”
老孟说罢转身离开,重新坐到江边的那条渔船船头。
他在等一个人,又或者是一群人。
他躲了十年,也找了十年,从北境到南国,最后再回到北境。
从人烟鼎盛的大江大城,再到这个不知名的小渔村,他甚至还只身前往西域茫茫大漠,在南海的蛟鱼岛上苦苦询问。
“宁国公案”发生前,姜春秋那老家伙曾经卜过一卦。
“麒麟子诞,北境再兴。”
他素来瞧不起姜春秋那股子故弄玄虚的书生意气。
他一直坚信功名利禄只存在于剑锋和长枪之上,至于那些只会在暗里搅弄风云的谋士,他不屑一顾!
不过这一次,他却
第17章 长枪入云楚豫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