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十四年秋。
一个身背蓝布包袱的寒酸书生只身入京城,将一道道秋风落在了身后。
包袱里装着五本书,分别为《易》《书》《礼》《春秋》和一部《孙子兵法》。
兵书是他闲来无事解闷用的,倒不在考试范围之列。
一身换洗的寒衣,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干粮已经所剩无几,上面霉点斑斑。
孟浩然抬头看着威严昭昭,磅礴大气的皇城石墙,不由得心跳加速,血液翻腾,十年寒窗苦读,此时恨不能将胸中块垒一吐为快!
银白色墙体在太阳底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告诉天下人,这里才是真正的王气天道所在!
“天上白玉京,果然名不虚传啊!”孟浩然不禁感慨道。
“站住!你是何人?看着有些面生!”
城门守卫王三和李四见他独自在城门外站立许久,又一脸风尘仆仆之相,身着粗布破衫,于是便冲着他大声呵斥道。
“小生是北境东临城集柴村赶来赴考的举子,姓孟,名丰原,字浩然,准备参加朝廷大书院即将开始的冬试。”
“哦?原来是前来应试的考生啊!那你可是想要入京城啊?”
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差一脸鄙夷地问道。
他身旁站着一个马脸瘦杆似的同伴,神色间亦是颇为傲慢。
“是。”孟浩然拱手作揖,微微笑着点头。
“不成了!今日你是进不去了!快快离开吧!”王三不耐烦地摆着手道。
“这是为何?小生这里有乡里推荐的书信,本朝律法规定,凡外地考生凭此推荐信可免费落脚于城内聚贤阁。”
说着孟浩然便将怀中的一封书信双手呈上。
“哟呵!律法?你一个乡巴佬懂什么律法,别以为读了几天圣贤书,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小子,这里可是京城,不是你们村!”
肥头大耳的官差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如此不上道!
“王兄此言差矣,这位孟先生既然有推荐信,理应放他进城,不过最近朝中出了大事,城禁一律从严,不是我们哥俩儿不放你进去,而是......”马脸瘦子欲言又止,面露为难之色。
右手从袖子里伸出来,不停地在孟浩然眼前晃来晃去。
“而是如何?”孟浩然一脸困惑地问道,他实在不知道这两位仁兄到底拦住他究竟意欲何为。
“你!”肥头大耳之人见状正欲发作,却被瘦子一把拦住。
“实话告诉你吧,看你从外地来,老哥哥我就和你说实话,凡外地学子想入京,从城门一路到聚贤阁,你一共需要经过十四道关卡,最少也得白银一百两!不然,哼!”
“什么?书院院长徐长白曾领旨昭告天下,冬试欲为皇上选贤举能,天子脚下,尔等竟敢如此目无王法,层层盘剥克扣?!”
孟浩然显然没想到还未入京便遭此刁难,不由得怒愤难当,试图据理力争。
“李兄,少和他废话,看来又是一个愚不可及的书呆子!”肥头大耳的官差气冲冲地转身离开,瘦脸之人更是冲着孟浩然啐了一口吐沫!
“二位留步!小生自东临城而来,路途遥远,干粮已经所剩无几,今日若再不进城,恐怕......万望二位大哥高抬贵手,小生在此先行谢过了!”孟浩然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一脸和颜悦
第38章 书生意气有何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