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已经去世了。”
师母不敢相信的看着三人:“什么?”
说完那些就要晕去,山长扶住师母,师母坐下来捂着脸哭了起来:“相公,表哥他……”
山长:“渊明向来清雅脱俗对世间俗事毫不留恋,如今仙去,对他或许是解脱,我们虽然为他惋惜,也该替他高兴才是啊,是吗?”
祝英台看着师母的样子也于心不忍:“师母,请节哀顺变。”
山长:“你跟文才都辛苦了,你们都表现得很好,快回去歇着吧。”
崔茉微坐在书榻上由着砚墨给她的脚抹着药,砚墨吐槽:“公子啊,你出来读个书比在家受的伤还多!”
崔茉微感受着脚下的清凉感:“这不是突发意外嘛,谁知道马会被人抢走。”
崔茉微脚上的水泡虽然挑破敷了药,不能下地行走,崔茉微在房中温书听到外面的动静有些疑惑,后来在其他学子只言片语的口中知道了这些事,原来是梁山伯引来了山泉水。
第二日崔茉微脚上的伤好了便去了书堂,课堂上王卓然阴阳怪气的指着陈子俊不知骂着谁。
王卓然的话越说越过分,山长在一旁听的于心不忍,王卓然指向梁山伯:“他父亲虽曾为县官,却已辞世多年,论法论理他已是平民子弟,怎可留在本书院读书呢?”
山长:“留下这个孩子是我的主意,这个孩子品格高尚墩厚至诚,本院没有理由将他逐出。”
王卓然不以为然的冷哼一声:“要留梁山伯,就得治陈子俊失职之罪,要留陈子俊,必须驱逐梁山泊,两个人只能留一个,山长裁决吧。”
陈子俊立即委屈:“山长你当真如此忍心让我受到牵连吗?”
梁山伯不想看到山长为难站起身:“山长,陈夫子不能走。”
王卓然听到直言:“那就是你小子走了?”
梁山伯情真意切:“我也不走,朝廷法度不公,为什么平民就不能读书,不能为黎民百姓献出心智呢,王大人若是好官,就该替学生据理力争,而不是反过来为难学子,为难夫子和山长啊。”
王卓然听到梁山伯的话气愤的连说了好几个你才继续:“好一个憨厚的学子,竟有一张利嘴,我,我偏不是一个好官,你奈我何。”
王卓然看着梁山伯:“如何,你是要牵连陈夫子,还是你自己走人?”
就在梁山伯低头思考时,祝英台:“他们两个都不走,王大人,梁山伯与学生乃是八拜之交情胜手足,论理他已是我祝家的义故,他的身份已经不是平民百姓,所以梁山伯的身份并没有异议。”
王卓然:“你是什么人敢和我作对?”
祝英台:“上虞祝家的人。”
上虞祝家庄富有非常,不可轻易得罪,王卓然就是想收拾梁山伯也得有所顾忌,这场闹剧就如此结束。
崔茉微搞不明白王卓然为什么如此针对梁山伯,但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结义虽然暂时挡住了王卓然的为难,但是事后一想一问就能发现漏洞。
本朝礼俗,异性结义要经过家族宗法大会认可才行。
第144章梁山伯与祝英台1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