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如回锅肉
人的命运是什么组成的?是习惯。
大大小小的习惯凑成了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了人这一辈子,也和糖葫芦一样仅靠一身糖衣抵抗严寒。
那层糖入口虽然酥脆甜蜜,却抵不住命运一咬,各个现了原形,有的是山楂,入口酥脆酸甜,给人生添了不少喜色;有的是山药,入口没甚滋味,就是寻常生活;有的是橘子,甘美多汁却容易弄脏衣服,这就是双刃剑;还有的干脆就是臭子儿,不仅味道坏了,里面还有半条虫子,这就是祸不单行。
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可能成为习惯,除了死亡。
不过万事无绝对,造化多恢诡,所以寰宇之中也总有那么一两个奇葩能把死亡当做是习惯。
比如明月出。
明月出本来叫明映,长相人如其名,取日字旁,眉目唇齿交相辉映,凑在一起长得像一盘五彩拉皮,色彩明丽,性格也人如其名,亲切爽口,大方乐观。可惜后来她自己觉得这名字谐音“命硬”,联系实际以后让人无语凝噎,至此行走江湖便自称明月出。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运气虽不在,心气不能断!
明月出给自己加了加油,艰难地翻了个身,仰面朝天,掐指一算,死了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而这一次死里复活竟然一直撑到现在还没再死,大概是死习惯了吧。
死都能死习惯还怕啥?!啪啪啪啪!
明月出给自己鼓掌,可惜这片水域里既没有眼泪也没有掌声,只有死寂的水,不波不漪,好像一块儿淡绿色的苹果味果冻,而她就是果冻里的一颗椰果,被果冻包围,上不得下不得,只能前后左右故涌故涌。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假如生活撂倒了你,别磨叽,别吱声,你就往前故涌,一直故涌。
明月出忍不住笑了出来,她老家的乡音自带诙谐,所以常被人说白长了一张美人脸,实际却是个谐星。
谐星也没什么不好,乐呵,至少此时此刻她的精神依旧是鲜活的,记忆完整,思维有序,甚至还能给自己找点儿笑话解解闷,一般的溺水女尸可做不到。
只不过这死死活活是怎么回事呢?
明月出站得累了,单脚踩着一只翻倒在地的珠宝箱子,理顺思路。
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记忆起始于有个人在吟唱一首古诗,那声音像是轻柔悦耳,反反复复唱着:“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这首诗是《诗经》里的《殷其雷》,此时此刻听见有人吟诵已经不可思议,可比起这个,明月出更惊讶的是那声音的存在感,好像不是从什么地方传过来的,而是响彻整个世界的背景音乐,将她从昏沉的睡眠里叫醒。
醒来之后所见,便是一片玉水白沙。第一眼白沙如细碎的珠贝泛着莹莹之光,照出明月出身前一米外散落的珠宝钗环,紧接着耳朵里便传来细碎的汩汩声,玉色水流在河底投射光影变化,让她惊觉原来这里不是沙滩,而是河底!
一股闷钝憋气的感觉传来。那种感觉她很熟悉,每次做噩梦惊醒之前她都有这种感觉,然而这一次她没有等来惊醒,等来的是气管和肺部的撕裂之痛。那一刻她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置身河底!于是她理所当然地死命挣扎,双手双脚大蛤蟆似地向上抓挠,结果却好像被这片死水压住一样,连离地一寸都难以办到。
第一次死亡来得很快,带着徒劳无功的绝望感。
那是一种噩梦里那件事再度发生时逃不走又喊不出的绝望,比鬼压床更糟糕,明月出在这种感觉里失去意识,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再度睁开眼睛。睁眼后的明月出一股脑爬起来,起身往前抓挠,接着眼前一黑,钝痛,喊不出来,又死了。
第二次死亡来得比第一次晚了一点,让她走出去几步。
过了一会儿明月出又再度醒来,这回她不急着走了,她趴在沙子上试着理一理思路:她是命硬的明月出,今天是她复诊的日子,她想问问医生遗体捐献的事情,她照常计划搭乘那辆公交车去医院医生说她脑子里那个黑洞扩大了,于是她吃了五百块一位的自助,牡丹虾真好吃,哦不对,她出门等公交车,突然觉得不舒服……
钝痛和绝望感去而复返,明月出又一次死而复生,她继续之前梳理自己的思路:她昏倒了,好像有个路人甩开自行车跑了过来,她朦朦胧胧看见那是个瘦高的戴眼镜的人,咖啡洒了她一身,估计是拿铁,哦不对,然后她就失去意识,再醒来就已经沉底了。
那现在这是什么情况?这一身,应该是所谓的里衣还是中衣来着?就是古代人穿的秋衣秋裤。
明月出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可还没等她研究明白,闷钝的感觉再度来袭,她抓着河底的沙子抵抗疼痛,等着下一轮的死而复生。这淹死的感觉除了痛还别有一番
第一章 人如回锅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