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启程前夕[1/2页]

寻宗 五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楼兰和小河墓葬被发现以来,人们才意识到,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茫茫黄沙不知道埋藏了多少西域三十六国的珍宝,因此,新疆的大沙漠是勇士的天堂,冒险者的乐园。几十年来,引起无数的探险考古队伍进入,可是等到一封资料摆在吴立诚面前时,他才真正的感受到罗布泊宛如一个恶魔,吞噬着无数人的性命,称之为死亡之海最恰当不过了。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一周内,吴立诚查阅了很多资料,其中匪夷所思的事件一件比一件离奇。
      从前的罗布泊并不是沙漠,而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的生命绿洲,可是为何最后干涸?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罗布泊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进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根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探险家斯文·赫定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着小舟,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回国后,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可是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从世人眼前消失。
      还有无数离奇的事情,列举的都是百年之内发生的诡异事情,更别说几千年当中的怪事奇谈了。
      1949年,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某部队一名警卫员冲出敌人的围堵之后,事隔30余年后,地质勘探队竟罗布泊南岸发现了他的遗体,距离他失踪的地点竟然有一百多公里。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湖泊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罗布泊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2007年有人在罗布泊发现一具干尸,可是经过DNA鉴定,此具干尸不是彭加木的。
      1990年,哈密有7人乘一辆小货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米兰农场职工3人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处发现了两具尸体,死因不明,另外一人未找到尸体。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探险中不幸遇难。
      1997年,甘肃敦煌一家3口在父亲的带领下,前往楼兰附近寻宝,结果一去不复返,最后3人尸体被淘金人发现。
      1997年,昌吉有4个人开着大卡车,到罗布泊南岸的红柳沟找金矿,结果没有了消息。一年后,有人在红柳沟附近找到了4具尸体和一部烂车。
      2005年末,有人在罗布泊内发现一具无名男性尸体,但为何死亡,却一直是个谜……
      2010年8月9日,考古学家薛宝禄带领三位助手进入罗布泊,至今生死未卜。
      2014年7月16日,中国地质科考队八人,装备最先进的仪器,最终命丧罗布泊,死亡原因不明。
      根据民间不完全统计,在罗布泊发现的尸体还有白骨遗骸总计超过三千具,而这是茫茫黄沙所吞噬的一小部分生命,还有无数的生灵的灵魂永远被埋藏在黄沙之底,露头不知是何日!
      深夜,吴立诚站在阳台,遥视着西北方位,因为那里不仅有着罗布泊,还有着父亲的回家的希望。
      尽管这希望很渺茫,他也必须去!
      这时,吴立诚的电话响了:“吴哥,秦老头邀请我和你们一同去新疆,记住这次是邀请,可不是出苦力,我这次算是真正的技术入股啊!”
      “你去干什么啊?”
      “吴哥,亏您还是作家呢,在沙漠当中极其迷失方向,可我是什么人,地师刘伯温的传人,懂得风水观星之术,辨别方向,秦老三这老头可算是找对人了。再说,官方谁敢揽这个事情,唯有我这种民间高人,技高一筹,俗话说的好,没有金刚钻,咱不揽那瓷器活。”
      吴立诚其实不想让小胖去,不过既然秦老三既然邀请了,那小胖就一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你可别吊儿郎当,去罗布泊了正经点!”
      “我去是有私心的,和研究西域的刘教授一起同行,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呢!”
      “你小子真的没有办法说你啊!”
      “吴哥,兄弟帮助你去罗布泊!”
      “谢谢了!”
      危难之际,方显朋友本色!
      吴立诚在夜色当中,几杯啤酒下肚,他一直在想,自己缺少什么?
      这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许他永远也不知道。
      可是此刻,除了心中的信仰和坚定不移的意志,他还有什么呢?
      面对死亡,他从未惧怕,可是面对亲情,他也是一个儿子啊!
      他必须要给自己一种力量,一种去拼搏的力量,面对死亡时,他可以坦然处之。
      他之所以想成为一个作家,正是因为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内心,他怕自己渐渐衰老,可是却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东西,留下可以纪念的根源。
      他时常在思考,人生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
      从他的成长轨迹来说,那自然是悲剧,没有亲人的陪伴,孤儿是别人对他的定义。
      一直未敢去触碰的伤口就是母亲的离世,吴立诚的母亲因为身子骨本来就弱,加上生他的时候大出血,上大学那一年,母亲遭遇了恶魔——癌症,最终撒手人寰。
      所以吴立诚写书的时候,仿佛不是自己在写,而是似乎有人借着他的手来写这个世界的故事!
      那个人,也许是爷爷、父亲、母亲……
      他不曾想会有多少人会看他的文字,他只想潇潇洒洒的写,写出人世间最美的故事。
      几天以来,吴立诚也算是对于刘景辉有了一定的了解,此人乃是著作等身的考古大家,尤其是在罗布泊研究上,一辈子扎根于在新疆的荒漠上,对于罗布泊文化几乎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甚至有点疯狂。
      或许只有这样的态度,方可对于历史抱着最敬畏的态度,才能够有所建树。
      第二天众人集合的时候,吴立诚收到了一笔钱,数目虽然不多,可也不少。
      这钱是刘景辉给他的,美其名曰考古经费。
      其实众人不知道,这钱是刘景辉私自掏腰包,毕竟要买装备和一些生活必需品。
      小胖将钞票接在手中,无比的激动:“还有工资啊!”
      “也不能够让你白出力啊!新疆那地方环境极其苦,算是对你们提前犒劳吧!”
      小胖继续道:“大家看见没,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刘景辉笑道:“其实带着你去,我算是违反规定了,可是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要不是老秦硬要你去,其实你去不去对我们没啥意义,迷信终归是迷信!”
      “

第三章 启程前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