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看戏(二)[2/2页]

南明北归 思归北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百官们依然是神情百态,有的交口称赞,有的意犹未尽,马士英更是高兴,对身旁的阮大铖说:“圆海,你把我比作二郎真君未免太过了。唉,你怎么事先不先跟我通个气,这可叫人难为情了。哈哈哈……”
      阮大铖捻须微笑,道:“瑶草兄何必过谦。他日咱们领兵北上,收复蒙尘故土,那时瑶草兄便是我笔下的二郎真君了。”
      他们尽管客套。钱谦益却是面色铁青,重重地一拂衣袖,起身便走了。
      因为这戏唱的是南方的调子,徐枫听得不是很明白,不过大意是明白的。正在他起身要走时,一名年轻的小厮疾步赶来,说:“徐先生且留步。我家大人有请。”
      “你家大人是哪位?”徐枫问道。
      小厮言道:“不是旁人,正是马士英马大人。”
      “哦?我与阮大人素无交集,不知……”徐枫还在困惑时,小厮就抢着说了:“我家大人是爱才之人,想与先生一见,望先生务必赏脸。”
      徐枫想了想,说:“好吧,却不知马大人要在何处见我?”
      “秦淮河畔,鹤鸣楼上。”小厮递上了一张名帖,上书“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马士英”几个大字。
      小厮见徐枫接过了名帖,笑道:“请先生移步鹤鸣楼,我家大人会在雅座相迎。”小厮说完深深一躬。
      徐枫出了大内紫禁城,便一路打听一路向那鹤鸣楼去了。这段路程还真不算近,要不是徐枫身无分文,真想雇个轿子或者一匹马之类的代步。
      鹤鸣楼在秦淮河边上,有三层楼高。隔江相望的便是南京最繁华的青楼别院。此处大大小小的青楼三十多家,歌女名妓更是千千万万,其中尤以“秦淮八艳”最是著名,也最是男人聚会们时的好谈资。
      此时的大街上已是灯火通明,鹤鸣楼更是喧闹。达官显贵们、贵族公子们摩肩接踵,好不热闹。徐枫在酒楼门口望了半晌才鼓足勇气进去。
      店里的伙计见徐枫穿着还算华贵,便热情地迎了上来,陪着笑脸说:“这位公子,敢问是约了人还是独自来的?”
      徐枫也不知该怎么应答,只“哦”了一声,然后递上名帖。伙计接过名帖来一瞧,露出了笑颜,说:“公子姓徐吧?马大人特意吩咐过的。您老随我来。”
      徐枫随这伙计登上了鹤鸣楼最高的一层。这一层尽是雅间包厢,专为在朝官员们谈私密事准备的。
      伙计轻轻敲了敲房门,小声道:“马大人,徐公子带到了。”
      “让他进来吧。”马士英在里面说了一声。
      徐枫便推门而进,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包间里极为豪华的陈设。窗户雕得花样繁复,桌上是一桌的珍馐美味,而那柜子、桌椅还有古董花瓶,看上去都绝非凡品。一圈鲜红的蜡烛将屋子映照得犹如极为透亮。
      徐枫一边向里走一边感叹道:“这些东西我随便带几件回去,那还不发财了。”
      他所说的“回去”,自然是回二十一世纪去,回自己的时代去。可又该如何回去,还能不能回去,此刻都不再重要了。
      马士英正站在窗边,眺望着窗外的秦淮河以及那河上的龙舟。他缓缓转过身来,笑着说:“你就是徐枫?”
      徐枫与他四目一接,就要下跪参拜。马士英急忙上前将他扶住,说:“你我私下相见,不必如此。”
      “小民不过是一介莽夫,马大人位高权重,为何要见小民呢?”徐枫十分困惑地问。
      马士英扶他坐下,说:“徐老弟太自谦了。你若只是一介莽夫,左帅为何要派你来南京呀?”
      徐枫心中的困惑越来越浓了,忙说:“请大人恕罪,在下太过愚鲁,还不明白大人的深意。”
      马士英朗声大笑,说:“你先告诉我,今天在大内演的这出戏怎么样?”
      “自然是极好的。”徐枫干笑了几声,说:“那个二郎真君看上去和大人倒有几分相似呢。”
      马士英笑道:“阮圆海正是照我的样子选的角。”
      “哦。”徐枫不敢多言,这一个“哦”以后就没再接茬。
      “菜来咯!”伙计一声吆喝,七八道珍馐菜肴端了上去,都还热气腾腾的。
      伙计笑着对徐枫说:“马大人特意吩咐的,这些菜得等徐公子到了才能上。这不,都在笼屉里暖着呢。二老趁热用吧。”
      伙计领了赏银,便笑眯眯地退了出去,门也被掩上了。

第四十八章 看戏(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