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联合舰队的展望[2/2页]

星明帝国 伍德斯特VV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继续研究……
      由于种种原因以及现实制约,除了跨越象限之间的超级跳板世界所装备的超大功率通讯中继站和超级世界之门以外等等那些作为“起源开拓基地”的象征性造物之外,虚空船队仍然习惯于只进行确认稳定的、感知已经熟悉的当前象限之下的探索活动。
      ……
      在缓慢的拓展之中,虚空探测船队在越来越多的世界中发现了非常少量的智慧生物留下的痕迹——例如在一个普通的生态圈中存在着大范围的“辐射”或者“环境中异类物质背景含量”差异,或者是某些星球上较为明确的、可以被观察到的非自然大陆变化,甚至部分星球甚至是行星系的不自然运转——很显然这里很有可能存在过高等文明:
      它们自身曾经影响过生态圈、塑造过天地、甚至已经可以改变行星甚至恒星原本的轨迹,而要做到最后一点所需要的能量已经超乎想象,要想影响单一行星系内的恒星轨道,其文明除非能够使用暗物质、暗能量,真空零点能或者是其他世界中存在的、至少一类超越常规的资源。否则,它们的势力范围就必须远大于一个行星系甚至超越恒星系,才能筹集到如此多的能量。
      然而这些或许曾经强盛一时的文明都消失了,程度高到文明本身都没有留下哪怕一点点曾经的造物,就像是整个文明整体被当做一个数据包或者文件夹然后被删除掉一般——无一例外,一开始这曾经让包括卡文瑞尔等人在内的所有学者感到困惑——即使真的存在着数十上百倍的信息基础演化速度,即时间流速差异的情况下,帝国舰队与之接触的年代差异按理说也不应该超过千万年。
      对于那些足以跋涉深空的文明而言,哪怕不能维持千万年的运行,能存在千万年的物体,至少是大型设备应该多多少少会有留存才对——一个由防腐金属制成的大金属块就算出现在最不利自然环境中,从完好到被完全锈蚀损坏也还需要十好几万年。这种程度的时间影响不足以使得这些层面的文明的造物直接无迹可查。
      ……
      不过,这其中也并非完全没有可以追根溯源的线索。
      在某个宇宙之中,根据天体畸变的轨迹而演算出的影响体理论轨道上,探测船队发现了及其微弱的空间稳定程度下降情况,而这样没有由来的信息由稳定向不稳定急剧变化,则指明了这里曾经可能出现过——死潮污染。
      而很快,更加惊悚的发现就令维多维尔等人感觉到了实际的恐惧:在某颗星球曾经被塑造过的巨大地盘上,探测舰队发现了一个类似于“仪式”的环境的中央位置,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腐化痕迹——尽管崩落的泥土和岩石已经使得那个“图腾”异常模糊,但是在强大的演算处理能力之下,那个符号的真身很快便被还原了出来——它的主体部分如果只看外源线条的话就像一只有棱有角的硕大眼睛,在“眼角”两边各存在着一块面积略小,看起来有点像是月牙的凹痕,而“眼睛”的瞳孔之处则解析出了一个谁都不愿意面对的符号——Σ。
      这个“图腾”的遗迹现身使得星明帝国的所有人都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千百年来帝国的殖民宇宙要么就是全新的、要么就根本没有任何文明幸存下来。而流亡纪年时期,帝国高层的数次临近失控、死潮污染所导致的大规模瘟疫、还有理论上早已应该被净化但却一直在腐蚀方舟外壳的死潮污染都能被解释清楚了:
      Σ很有可能比帝国曾经的设想还要强大的多,它的影响力早已贯穿了虚空中的多元宇宙,而在那个文明被某种不可抵挡的死潮污染彻底腐化之后,它的大部分影响力也有可能化作了腐化的感染传播载体。
      在它的影响力笼罩之下、与Σ文明存在微弱关联的文明全都以这种方式被死潮污染并解体消失了,而流亡过程中帝国的数次异动,恐怕也与此脱不了干系,如果不是晶能旋涡的及时出现,恐怕星明文明早就消失在漫漫虚空之中了。
      后怕、恐惧逐渐成为了愤怒,但是愤怒很多时候是最没有用处的情绪——在帝国真的打算去探明这个给自己和周遭的一切带来毁灭的超级文明时,文明自身的内部却出现了数次危险的死潮之门侵袭。
      即使有宇宙基准稳定锚的压制,那些死潮之门还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宇宙的毁灭,而在最严重的一次污染爆发之中,四座规模远大于第一次和第二次记录的大门同时出现并直接污染了十几个世界,就连宇宙基准稳定锚的末日命令都失去了执行力量。
      由此,大门之间会产生能够跨越虚空隔绝的“共鸣污染”的现象也由此被记录下来。
      那次污染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帝国所能控制的极限,在直接损失了可能是十七位数的帝国成员以及后续损失三成以上的舰队之后,维多维尔和卡洛斯特不得不下令停止对其内部进行军事行动——而这还是在准备完全之下仅仅尝试了两次行动的结果。
      不知道应该说幸运还是不幸,这种“牺牲滤网”保全文明的方式最终被在此证明为可行。而帝国虽然损失极其惨重,但是这些损失却并没有伤及根本——星明帝国的高层结构与基础环境之间根本就还没有匹配完成,而现在的帝国基础结构并不像原来那样错综交织,它们现在更像是一簇簇可以分开的分形图。只要有一部分的功能保存下来,这个结构就可以重新延展……
      在极其强大的污染碾压之下,所有直接的一次隔离手段都失效了——包括强化过的晶能护盾在内,死潮污染在摧毁了舰队之后强行突破了网络防火墙并感染了大片的“洁净区”。
      到最后,帝国残存舰队不得不直接从虚空中附加秩序场强行动手击碎了那些受到严重的污染的世界的世界屏障,这才使得污染的扩散势头被最终控制。
      在这其中,越来越多的仅仅使用晶能的话,其限制问题也开始被一条条暴露出来——死潮无孔不入,即使晶能护盾再强,在强大的污染区域之中作战的话,那些诡异的信息自毁现象也能绕过晶能护盾渗透过来,即使帝国舰队的硬件条件可以应对这样的问题,但是卡洛斯特等人都明白一件事:
      在这些情况下硬件层面上的损毁很有可能是许多弹性事件被污染之后不断产生作用的结果,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在氛围不断糟糕下去的情况之下,在糟糕的氛围之中运行的舰队出状况那是迟早,并且是必然发生的。
      在单方面技术领域确实的情况之下,两大技术领域成果并行运作的日程开始被逐渐提起,然而这本就已是曾经为了两方都能取得长足发展而被刻意分开的两条道路要是想要在已经开始取得了一些发展成果之后在忽然要求某种程度的融合或者说能共同工作……又谈何容易呢?更不要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行相关的奥术技术验证与材料相关领域还都是一片空白。
      ……
      “但是,也且实但愿这样的空白注定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
      ……
      即使没有在虚空之中频率较高却又完全没有任何规律的死潮危机,在理论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之后,将理论之中可以确定出来的内容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部分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是整个历史的决定,虽然说绝大部分类似的过程都是在历史的背景之中沿着时间的发展顺势而成的,但是现在却有些不同……
      要完全展开的内容不是一棵技术树的枝叶,而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奥术能量本身的赋值手段,赋值密度和对应的变化与晶能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但是奥术能量在共有性质上却与晶能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同为高位阶资讯,它们自身除了赋值手段不同之外,自身可以说都很“万用”,而且自身没有太多的固有基础性质——白物质位阶与它们相同,但白物质却极端难以控制,而且白物质自身还带有在一定程度上拆解万物的独特性质,同级存在也不能幸免。
      虽然技术体系之间差距巨大,但是奥术能量本身的控制也有迹可循——控制它的流程是可控而可以复制的,这就代表至少是以此信息为基础而诞生的体系并非代表不可知论和不可复制的情况。
      虚空无垠,帝国目前肯定没有资格去否认虚空之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不可知与不可名状存在,但至少奥术并非如此,相反,要想详细的控制奥术能量并使其发挥帝国当前所需要的作用,帝国就还需要非常完善的数学体系,这一点,奥术与晶能某种程度上说倒也殊途同归。
      在晶能第一次出现在星明母世界中的时候,由于当时任何约束手段都不可能彻底约束处于活跃状态的晶能,而恰好有部分人依靠自己的身体结构在忍受了极端的痛苦之后成功融合了晶能,这些碰巧之下所诞生的先驱者也以此为最初的晶能兼容材料和人体灵魂融合晶能的可能奠定了基础。
      晶能奥术作为位阶极高的信息涨落推动力量,它们由于自身的无限性而不可避免的会对下层资讯造成兼并,浸染和同化效果,因此一般的结构很难抵抗这样无视物理性质和物理结构的绝对真伤,而碰巧的,当时的帝国人体结构所有资讯则可以说是恰好形成了一种可以恰当的兼容晶能同化的资讯结构,而在那个时候,这样的结果只能依靠试验,而且没人能精确的预设试验,预计目标,执行过程并最终统计结果——这些内容处于那时任何的理论体系之外。
      而现在,有数学率核心的支持,这些都是可解的,虽然两条技术树差距巨大,但是对于目标而言,两者殊途同归。
      在远方的世界边境,仿佛伽马射线泡一般的巨大星系之中,紫色的水晶晶簇开始在不同的星球大地之上茁壮生长。
      漫长的时间里,总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它们有许多会被记下,也有许多可能会随风而逝。
      ……
      复兴纪年12054年。
      一具躯体的成长并不需要大脑直接意识并且命令所有的神经反射,它只需要做出最重大的,最明确的决定即可。
      而在这些决定以外,躯体内部已经稳定的生化反应会代行绝大部分帝国发展需要的变化。
      “按照您与维斯瑞凡陛下的命令与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之后,联合舰队编组方式初步认证完成,进入最高复审阶段。”

第一百四十七章 联合舰队的展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