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逐渐堆叠的过往[2/2页]

星明帝国 伍德斯特VV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大约七千年的时间,对于处于时间主轴内部的帝国来说并不算非常长的时间。但是在这七千年的时间中,外界的可怕因素给了帝国非常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正在转化为帝国抗争的动力。
      帝国内部有许多系统和模型需要调整,而许多调整的规模相对而言大到甚至需要推倒重构。首当其冲的,就是帝国所有涵盖生命属性的体系。
      灵魂\/存在性生命保全设备需要尽可能升级,进一步达成完善所有理论功能——在足够大的压力之下,原本的系统中可能存在但此前还未暴露的问题这次可以说是在高压的考验之下全部暴露了出来——带宽限制,冗余安全,复原强度……这些问题都必须被立刻解决。
      而除去提升和完善功能之外,这些最关键的系统也必须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理解、利用无数世界的新的角度已经出现,其固有的影响深度值得帝国立刻投入精力弥补这其中可能的漏洞。
      帝国知道,现在再去检查这些结构是否可能已经在这新的结构体系中出现缺失已经是太晚了。那么,如果不能保证原有系统的可靠性,重组与覆盖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帝国基础个体的全向改造,则更是现有任务的重中之重。在漫长的实战之中,现实环境已经对帝国个体做出了选择——严酷的作战环境与长时间的高强度心理压力对帝国军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维多维尔与皇帝议会的最高规格探讨之中,包括舰队指挥官以及超级旗舰舰长等在内的帝国决策层从过往日志中筛选出了大量不应该出现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舰队中士兵的超限情绪波动、擅离岗位、灵魂冲突以及失神等等。
      理论上,这个时代已经不应该再有用这些词语来描述帝国士兵本身的可能。而这个理论上的结果也使得现实中的记录是如此的突兀和诡异。
      帝国当然会承认,Σ舰队本身所带来的压力、不断扩散的死潮污染还有帝国舰队始终存在的惨痛损失的确会对所有的士兵造成巨大的压力。
      在以往的实验与总结过程之中,帝国用大量实际的数据与模型进行详实的确认——独立人格与感情的确更有利于崭新思想的出现,但是同时,这也意味着不稳定性的升高。在这个无法进行任何选择的环境下,这些士兵拥有太过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感情变化很明显是不利于他们本身,更是不利于帝国生存的。
      即使这些感情模块被动启动的阈值很高很高也不行——近乎凝实的秩序修正广域融合场与无孔不入的死潮污染随时有可能找到舰队防护体系中的漏洞,甚至有可能没有漏洞都无法完全抵御这些影响。这些情况的大略以及其中的细节,日志文件的记载十分清晰。
      既然完整而独立的人格以及仍然存在的丰富情绪会被死潮污染和外界压力利用,那就将它们删掉好了。
      这条决议在作用于所有兵站的同时,也作用于几乎所有的,已经拥有基础灵魂编码的帝国人灵魂之中。
      在这以后,帝国兵站生产出的基础战士会更加高效,更加严肃而冷酷。他们几乎不具有明显的感情。他们的智慧几乎全部用于理解并处理自己接受到的信息,在尽可能确保随机应变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不明显下降的同时,他们也将不会再具有独立的任何和强烈的感性思维,而这样更好还可以提高兵站的生产速率——一个完整的灵魂以往还需要一段在虚拟环境之中的培养才能完全成熟,而现在,这个过程已经可以被省下来了。
      而现在的帝国人,他们的原本独立人格、一部分记忆以及感情模式也几乎被完全删除——过往与未来是需要统一的。
      帝国士兵的基础与后来学习部分也需要增进——所有人的记忆与思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公开。而这些记忆与思想别人也能随时下载拿取,帝国兵站也同样如此,知识系统将完全活跃起来。
      ……
      除了生命部分,帝国的“硬件基础”也同样需要许多调整,也有许多疏漏需要完善——帝国的重装堡垒世界还需要进一步调整。资讯星网结构在完整时可以保证宇宙基准稳定锚绝对强大的命令执行能力,而整个世界也会在资讯星网完整时被加固到几乎坚不可摧。同时,资讯星网本身在完整的时候也拥有着最高的抗扰动能力。
      这听起来毫无问题。但是在战争中,资讯星网是一种持续性消耗品。在维持最高权重世界线的同时,只要入侵者能够支撑有价值的跨世界战争,那么整条资讯星网必然就会成为被攻击的主要目标——资讯星网作为速成品,大多数时候它们并没有舰队那么强的防卫体系,为无数颗星球列装舰队级别的防护系统需要占据可怕的资源和时间。
      ——只要这个系统开始被破坏,那么破坏带来的完整度下降就会进一步使得星网变得脆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一方面,星网节点强度需要提高,另一方面,资讯星网防御调度的能力也需要提高。
      虽然目前来说,对资讯星网造成伤害的主体攻击是信息湮灭导弹,而Σ舰队发射的信息湮灭导弹还不足以一击破坏重装堡垒星以及晶能\/奥术恒星。但是现有的观察记录也表明,现在帝国观察到的所有信息湮灭导弹相似程度都比较高——它们可能只是“常规母舰”所发射的普通型号弹药。
      这样的假设,恐怕以后会越来越常见——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举一反三。由于文明从利用能源到利用资讯的速度实在太快,这导致了帝国在许多时候实际上并不清楚自己会在下一刻遇到些怎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帝国做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下一步的时候一但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哪怕是一点点,上一步的成果就有可能被摧毁。
      这个问题从晶能开始被大规模利用之后就已经出现——文明有技术底蕴和资料底蕴,这些资料底蕴可以帮助文明尽快步入新时代。
      但是,这些长久以来的虚拟模型并不能装在实体里面与外界进行高强度互动,它们的变体就更不用说。帝国很难在有确切实例之前弄清楚一些事情——例如,一个畸变的数学结构模型会怎样故障?如果它出现“裂缝”的话,应该如何维修?
      而空间通道反应炉,则更是由于特殊的时间节点推进而更进一步加大了这其中的代差。思路或许随着见识的进步的确可以永不过时,但是如果新的认识范围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那么再直接利用原有的合理思路的话,这些思路可能就不再合理了。
      ……
      文明底蕴不足,那就只能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举一反三式的拓展。由于认知范围存在偏差,这些举一反三的想法中必然会存在“金锄头式”。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普通型,那么就不排除有反大型坚固目标甚至是秩序链式裂变等其他型号导弹的存在——有意向即为存在需求,存在需求则几乎可以必然确定,对应的需求存在实体。如果帝国不考虑到这些方面,那么如果下一次攻击资讯星网的不再是普通的信息湮灭导弹,而是可以直接湮灭一条世界线的其他型号,或者是其他类似的攻击,那损失将会极为惨重……
      至于更多的攻击,它们往往都会被舰队吸收。如果新月射线有意攻击资讯星网,那帝国也毫无办法,帝国不可能给每一颗星每一个单位都装备不可再分结构体装甲。
      资讯星网越打越脆弱的问题恐怕要想彻底解决还需要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在那之前,帝国也只能尽力而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提出就能有解的。
      然后,就是舰船问题。
      目前帝国现有的舰队体系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功能——常规舰队和两类超级旗舰单论性能已经不算弱小。而只要在性能与建造时间之中再找到一个相对兼顾的平衡点,那么所有基础母舰单位的“基础载体”性能就已经足够。但是仅凭现有的这些舰只,帝国舰队做到的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是现在,作为弱势一方如果不思进步,那就只能挨打了。
      星启圣裁需要进一步增强后续型号的性能。
      许多新的需求必须被考虑,它们都是未来旗舰的设计目的。
      熊熊燃烧的虚空锻炉将不止被用来烧制真理符文和不可再分结构体。
      事已至此,许多联系已经不可磨灭,再担心也无济于事——或许,它们早已过去。
      ……
      在帝国世界之中,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单调。
      为了尽可能提高效率,人们更习惯使用更加直接的活化资讯态形体行动,而与之匹配的基础建设体系则进一步扩张,并开始抹消原本人类形体所需要的各类设施。
      小到单颗星球以及船坞,大到帝国天区……每一处都是如此。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很多。
      或许是这一次战争的规模足够大,确实消耗了Σ在此地区的残余力量。帝国周围的虚空环境似乎已经变得比较平静。
      但是没人敢确定真实情况就是这样。
      或许在更久以前,在一切都还没发生时,Σ对文明极远边疆的执行力度降到了极低的水平——但是哪怕这个说法完全真实,这其中也是有弹性的。例如联邦就算再大军出动,军港和配套的固有防护体系也还总会存在。更何况,现在已经过去了至少二十万年的时间,谁知道在这段时间里,虚空中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
      平静的窗口期,并不代表帝国的意志与行动是平静的,更不代表帝国的前路已经平静。
      在全帝国所有意志无声的推动之下,历史的长河仿佛正在加速流淌。

第二百三十二章 逐渐堆叠的过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