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七章:邹浩然的优点,听人劝[1/2页]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镜像独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七十七章:
      房玄龄从朝廷的权威出发,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
      总结一下便是:
      朝廷再穷也不能出卖手中的权利,哪怕是名义上的那种也不行。
      他对邹浩然讲:“今日朝廷给你石炭开采权,便是开了一个先例,让其他人觉得朝廷为了钱财可以售卖朝廷权利,这很危险。”
      “你今日买了石碳开采权,明日其他人会不会想要朝廷的盐铁经营权,会不会想要朝廷的铸币权,亦或是其他的特权?”
      “虽然这些特权实际上已经被人占据了很多,但那只是一种默契,没有人提起而已。
      只要陛下许你石碳开采权,那些人便会闻着味跟上,给陛下,给朝廷试压,将他们已经占据的特权变得合理合法,届时陛下的处境,朝廷的处境,均会变得不可收拾。
      慎行,你此举乃是取乱之道啊!”
      房玄龄的话说的很重,不过皇帝和邹浩然没有生气,戴胄也平静下来。
      朝廷不是民间组织,它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和逻辑,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
      牵一发而动全身。
      邹浩然虽然很想吃下一大块煤矿开发的红利,但是他很清楚房玄龄是对的。
      他站的位置不同,也没有到老房那样的高度,不会从全局考虑问题,很容易把一些问题简单化。
      之前的很多事情,无论是开发新药、皇帝保下百家门、邹浩然参与军需供应和建立工坊等等事情之所以相当的顺利,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没有触及朝廷和世家门阀的根本利益。
      而且这些事情能成,说到底是因为邹浩然拿出来的东西是全新的,与其他人没有竞争关系,百家门进入太医院也只是换了个药材供应商而已,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购买石炭开采权则完全不同。
      哪怕石炭矿的价值不高,那也是一种采矿权,他能买石炭开采权,其他人就能买其他的采矿权,将私底下的灰色产业合法化。
      不用怀疑世家门阀的力量,他们有的是办法让李二妥协。
      短期来看,出售朝廷名义上的那些权利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资源来保障战争的进行,可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对于朝廷和整个大唐而言无异于种下了一颗不安定的种子。
      一旦外部的威胁消失,大唐内部必然会出现剧烈的内耗。
      现在的大唐需要的是平稳的发展,经不起这样的内耗。
      前隋的教训近在眼前,杨广就是把上到士族门阀下到平民百姓得罪了个遍,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才引来了身死国灭的凄惨结局。
      李二也好,真心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的朝臣也罢,包括邹浩然这个想要过安稳富贵日子的家伙,都不会去做这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蠢事。
    &nbs

第七十七章:邹浩然的优点,听人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