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八章:道德绑架和稀泥[1/2页]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镜像独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八十八章:
      李二看向邹浩然,用眼神问道:
      你教太子的?
      邹浩然捂脸回应:
      不是我、我没有、你别乱想!
      特么的,问你军事你讲个锤子的经济学?
      你听了这么久就没发现前方战事用钱解决不了吗?
      这是一场朝堂博弈,是皇帝在试探世家门阀的底线,无关战事啊!
      他很想叫停李承乾,不过太子殿下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方向搞错了,把邹浩然平时给自己说的那些经济理论给讲了一遍。
      而且这小子明显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理解有误,在他嘴里,前线兵力不够朝廷便要多出钱粮,招募更多的府兵开赴前线,支援朝廷天军。
      好像朝廷再派几十万大军就一定能扫平突厥。
      乍一听他说的似乎没毛病,但是他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大唐已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动员,再征兵增援一是来不及,二是大唐真的无法派出更多的精锐部队了,即便强行征兵,只会引得民怨沸腾,损伤大唐的根本。
      他也不明白战场上的局势。
      大唐此次派到边关的兵力多达近二十万,边关本身就有两万多守军,路上还有五万的府兵即将到达战场,兵力是完全足够的。
      李靖与李道宗部之所以看起来处境艰难,只是因为大战爆发的太过突然,李绩和张公瑾等人的西路军没来得及反应而已。
      战报已经在路上跑了六七天,守在碛口的李绩等人又不是瞎子聋子,定襄附近发生大战不可能收不到消息,他们这时候早该进入草原了。
      如果顺利,路上的府兵也该到了朔方一线。
      有李靖全权指挥,李道宗、薛万彻等猛将冲锋陷阵,定襄——朔方一线的唐军没那么容易被吃掉。
      朝堂上讨论这份战报的时候,说不定李靖和李绩已经在追着突厥人满草原玩捉迷藏了。
      你以为朝堂上的人为什么会有心思在这里扯皮?
      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时候自己根本影响不到前线的战局?
      要是突厥人又打进了关中,你信不信不用李二试探,世家官员都会嚷着增兵!
      李承乾毕竟是个十二岁的孩子,看不懂这些。
      他说完之后还一脸期待的看着李二,希望得到来自他老子的夸奖。
      其余朝臣听他叭叭了半天,终于弄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合着太子河皇帝一条心,不能忍了,弄他!
      “太子殿下,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岂能拿军国大事当做儿戏?”
      “殿下,国库眼下拿不出钱粮,关中府兵十去七八,再要征兵便不是前方战事胜负之事了,还请殿下体恤民力啊!”
      “殿下所言尽是商贾之语,臣请陛下彻查东宫教谕之事,莫让有心人坏了我大唐根本!”
      ......
      李承乾没有等来他老子的称赞,反而被朝臣围攻了,一时间手足无措,下意识的看向邹浩然。
      “看我干啥,他们还能吃了你!”
      邹浩然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安小家伙的心。
      李二自然不会看着自己儿子受欺负,一拍面前御案:“够了,太子第一次在朝会上说话,不应过多苛责!”
      皇帝发话,大殿里立时安静下来。
      李二指指邹浩然:“慎行,你来说!”
      邹浩然马上变得一脸愤慨,出班道:“陛下,突厥人狼子野心,不可给他们任何机会!”
      “臣身为大唐子民,绝对不允许外敌铁骑踏上我大唐国土!”
      “臣别的没有,拿刀砍人的力气还有一些,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愿手持三尺青锋,为守护我大唐国土与民众肝脑涂地!”
      他说到这里,猛地回头看着满朝文武:“朝堂诸公必然比我这个还未及冠的晚辈更有勇气,诸公可愿与小子一同前往草原杀敌?”
      众人的脸很快变得如同七日未曾通畅过的便秘患者。第八十八章:道德绑架和稀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