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主公。”吴懿走上前来。
      “今日情况如何?”袁凡往架锅的地方走去,一边询问着。
      士兵们正在清洗麦米,往锅里看去,用来煮粥的米却只有浅浅的一层,余下的多是一些泛干枯的野菜。
      至于肉食,袁凡本就也没指望,不过这种浓度的米粥,还是让袁凡皱起了眉头。
      见袁凡如此表情,吴懿深知情况,不由苦笑着解释
      “这几日又从郑县那边来了一群流民,足有万余人,眼下不仅住的地方有些紧张,便连军中的粮草预算也都削减了。”
      “每天能给这些流民熬上一两份这样的粥,已经是全力为之了。”
      “若是往后这流民再多上几成,怕是得动用军中储粮了,到了那时...恐怕会影响到大军班师。”
      营中之事由张辽和吴懿负责,张辽一般负责士兵的训练、统帅,吴懿负责大军的粮草以及武器后勤。
      对于他对粮草方面的考量,袁凡自然是要放在心上,不会一味的顾忌民心和流民的感受。
      像那种书上所言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仁政,袁凡也知道在当下的条件下,根本不现实,要是波及到了军队的战斗力,那就是愚蠢的作为了。
      “每日的施粥就以目前的标准来实施,不可再削减粮食,若是还有流民到来,全部收纳,多拿出来一部分粮食暂且无伤大雅,反正大军不日便会启程,能再收纳的流民也不会太多。”
      “相信等到高顺、徐晃二人回来,粮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袁凡嘱咐道。
      “是。”
      袁凡又在吴懿的陪同下,远远的视察了一下流民的状况,多数是十多人拥挤在一个简陋的草棚内,无妇孺老幼之分,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吵闹声。
      面对近十万的流民,出现这样的情形,袁凡亦无可奈何,人手不够,资源不足,袁凡能做的只能是最大程度保证他们能活下来。
      若是入了冬,连这一简单的保证估计都难做到。
      所以,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们,必须将他们带着回扬州。
      “说说你的看法,大军回扬州的时候,将他们一起带上,会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视察了一圈下来,袁凡朝吴懿问道。
      闻言,吴懿罕见的沉默了,随即他抬头观了一眼各处的流民,却欲言又止。
      “无妨,让你说你就说。”
      袁凡都这样说了,吴懿遂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这些流民当中,妇孺老幼约有八成,只有一少部分是家中精壮男子,其中多数是因为家中男子早已被各路诸侯军队强征入伍。”
      “便不谈这些老弱妇孺能否坚持数百里路程随大军迁到扬州,就是让他们抛却丈夫、儿子、父亲,离开故土前去扬州,这个对他们而言陌生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末将就怕到时候会有人闹事。”
      话还没完,吴懿又接着开口,一股脑将自己的忧虑全部说了出来。
      “几百里的行军,对于营中精锐将士而言,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同样会因为疾病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
      “何况...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末将只怕到时候这些流民会死伤甚大,从而引起恐慌,甚至是...民变。”
      说到最后,吴懿都有些吞吞吐吐了。
  &nbs

第167章 军中探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