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把握可行,继而若将军富有余粮于流民,则可达六成。”
话已至此,已经让吴懿倍感惊讶,然而张既接下来的话,远胜于此。
“前两者如果能办到,草民另有计策,可助将军万无一失将流民迁移到扬州。”
啪啪啪!
袁凡连连鼓掌,大笑而称赞道,
“于无声处起惊雷,张既,你确实给了本将军一个惊喜。”
随后袁凡又朝吴懿调侃了一句,“子远,可觉否?”
吴懿缓缓点了点头,看向张既的目光变了又变,复杂中藏满了深思。能意识到流民随军迁移的关键在于粮食,与主公先前所提的结论不谋而合,其智便远不是常人可比。
其实这也与张既的经历有关,他和贾逵混迹于流民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更清楚流民的境况和心态。
“说说你的计策吧。”
张既心中早有酝酿,随即脱口而出,
“将军可使......”
忽然张既意识到什么,两眼突兀一怔,直直得看着袁凡,口似干涸般问道,
“将...将军营中富有余粮?”
张既对袁凡麾下军队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在他看来,袁凡大军是属于远伐,又历经近两年,粮草方面不可能支持得迁移这么多流民回扬州。
能管个不饿死就已经是天大的手段了。
实在是司隶地区已经被打烂了,所有的粮草来源只有几年前储下的陈粮。
但张既细细一回想袁凡刚才的表情,平淡中透漏出来的是尽在掌握的自信,这便意味着...即使在听了自己的想法后,袁凡也丝毫不忧虑粮草的问题。
营中有远超自己预料的粮草!
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后,张既震撼得久久无语。
“难怪了,徘徊在司隶这么久,丝毫不担心后勤问题,原来早有依仗。”张既心中暗暗感叹。
大将军只能堪比鬼神啊。
“粮食这方面你不要担心,如果这方面没有保障,本将军也不会起迁移流民之心。”袁凡实话告知他。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张既深吸了一口气,暗自收起了摆弄才华之心,他甚至感觉与袁凡的手段相比,他这计策无非是小道罢了。
不过这也更加让他确信,认袁凡为主,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秉承着忠心报主的本意,他认真而道,
“主公可使麾下兵马分以四部,城中流民约莫十万人,亦将其分为四部,如此一部领二万五千流民,各部兵马委任一能将统领,全权负责所属的流民日常所需及安危。”
“这样做,将十万流民分开管理,既降低流民串通闹事的可能,即使一部流民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部分,而且明确了军中将士该管理哪些流民,不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
“一旦出了事,将军只需过问对应的主将即可,这样也能激励各部将领将管理流民放在心上。”
张既侃侃而谈,袁凡的眼睛逐渐放光,张既所言与现代化管理极其相像,他这种分而治之的思维十分难能可贵,袁凡正缺这样的人才。
只要再培养引导一番,形成系统化的学说,这套管理方式,极有价值推广下去。
第169章 张既之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