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章 挂靠[1/2页]

1980正当年 淮南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杂粮馒头主要是麦麸做的,也就是打碎了的麦粒皮,里面夹杂着一点高粱面或者玉米面,因为很难发酵,所以吃起来又粗又硬,但是眼前大部分家庭吃的都是这种,而且能吃得饱的,都算很不错的家庭了。
      钱长江毫不费力的把两个白面馒头吃完了,依然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道,“要是以后能天天吃就好了,最好所有人都能吃得上。”
      “你这觉悟挺高啊?
      自己吃饱了不算,还想着所有人都能吃饱?”
      李林很是诧异的道。
      钱长江叹气道,“我自己吃的满嘴渣子,看别人饿肚子我也难受。”
      “长江,你是这个!”
      李林忍不住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你放心吧,再过二十年,咱们肯定人人吃得起白面馒头,麦麸喂给猪吃。”
      至于饭店里的杂粮馒头,那都是全麦、小米面、玉米面、白糖做的。
      跟现在的杂粮馒头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
      “二十年啊......”
      钱长江皱眉道,“那时间也太长了。”
      “我这是保守的说法,快一点的话估计就这十年间,沿海地区大部分先吃上肉,咱们这里少一部分人先喝点汤,”
      李林对钱长江很少有这种耐心说话,实在是因为不愿意冷落人家这片赤诚之心,“白面馒头,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了。
      再过十年,全中国人人能实现白面馒头自由。”
      他大老林作为一名合格的搬砖工人,一辈子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多,见识的也多。
      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那一年,都要跑步进入21世纪了。
      他在鄂豫皖周边跑工地,记得很清楚,那一年,一会干旱,一会洪水,百姓能吃上白面馒头就等于过年了,许多父母为了孩子三五块钱的学杂费急的都恨不得跳河。
      而那会的江浙沪、粤鲁已经盖小洋楼,快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等于就是小康社会标准了。
      至于东北、大西北,他找那里的同龄人一起忆苦思甜,人家都一脸不可思议,压根就没有吃不饱饭这个概念,没米没面,不能吃羊肉、喝牛奶吗?
      特别是东北,人家虽然是衰退了,可地大物博,充其量就是从九十分到八十分,提出“振兴”,看看能不能继续上九十分这个线。
      他们中部叫“崛起”!
      还在努力从三十分往六十分及格线冲刺!
      人多地少,交通差,拖后腿了。
      “十年倒是还行,就是大部分都能吃上肉,这就夸张了,”
      钱长江摇头道,“我才不信你这鬼话。”
      “我自己恐怕也不行。”
      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重生的,他也决然想不到中国会发展的这么快。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见有人喊他们。
      李林以为听岔了,待抬起头,发现果真有人喊他,正是土地营支书兼窑厂厂长任援朝。
      任姓是本地的大姓,放过去就是名门望族。
      “任厂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你这是出来办事?”
      李林之前给刘安民和补胎匠盖房子,拉的都是任援朝窑厂的砖,虽然不敢说太熟悉,但是好歹也算是打过交道了。
      “出来办点事,”
     &nbs

第70章 挂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