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燕时的直觉是对的!
      彭国华坐下没寒暄几句,便将炮口对准了少年。
      什么今年多大,哪里毕业,有没有女仔追,怎么想到写歌,目前哪里高就,创作思路如何如何。。。
      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
      少年只好耐着性子一一对答。
      果然是传说中的“飞碟”啊!
      这是一家很有个性的唱片公司,与其他公司视旗下艺人为“灵魂”的处事风格不同,飞碟唱片从一开始就将词曲创作人视为公司的立身之本。
      旗下汇聚了一大批优秀词曲作者,随笔拉一个出来,都能讲上半天。
      比如写《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李子恒,写《吻别》的殷文琦,写《潇洒走一回》的大力哥。
      可惜的是,正是这种作风,在偶像时代来临后,导致公司内部矛盾重重,直至被“华纳”吞并。
      不过此时他们风华正茂,求贤似渴!
      卢大侠听了一会看不下去了,开口解围道:“老彭你差不多得了,差佬查案也没这样仔细哇!”
      “嘿嘿,职业习惯!职业习惯!”彭国华有些不好意思。
      “跟顾小子不用客气,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讲。”卢大侠看到彭国华搓搓手,怕他又开始新一轮轰炸,忙道:“算了,我帮你问吧。顾小子,你要不要签约飞碟唱片?”
      “以什么身份?”
      “当然是词曲制作人喽!”卢大侠好笑地看着他,打趣道:“难道还是以歌手签约吗?”
      少年笑笑不置可否。
      “能跟我具体说说签约的事吗?我不是很懂这块。”
      顾燕时穿越前虽然吃的也是这碗饭,但由于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其中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比如说,后世唱片公司只管音乐制作,发行则由出版公司负责,而艺人则签约在经纪公司名下,和谐共处互不干挠。
      而此时的香江乐坛显然还未细分得如此专业。
      至少在少年的记忆里,四大天王仍是直接和唱片公司直接签约的。
      所以卢大侠问他要不要和飞碟唱片签约,他的确是一头雾水。
      碰到具体事务,还是由彭国华出面解释。
      “是这样的,其实很简单,签约成为飞碟唱片的词曲制作人,以后你写的歌就由公司负责打理,然后公司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少年眨眨眼问到:“签约后,是不是相当于上班,天天都要去公司报道?”
      彭国华喝了口茶继续解释:
      “其实我们公司好自由的啦,一切都可以谈的。”
      “比如说有的人爱自由,不愿意整日坐班。ok啊,艺术家嘛,大家都理解。那就不坐班,一年定个指标,上交10首歌,能通过公司的审核就好。”
      “有的人喜欢精雕细琢,也ok,我们签唱片销量,不管几首,只要销量达到十万张,那就过关。”
      “也有人交游广阔又重人情,碰到朋友来约歌推不掉,那便不签独家代理协议,当然这样的话,抽成比例可能要稍微高一些。”
  &

第28章 飞碟彭老板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