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吴老师非常高兴的跟着村长就往村子里走去。
      进了院子,放下农具后,村长便对金宝和银宝喊道:“你们两个赶紧去抓鸡。”
      “把大公鸡杀了,今天咱们给吴老师和王站长接风洗尘。”
      吴老师见状连忙阻止:“村长不用了,随便做一点吃就行。”
      “你们养只公鸡非常的不容易。”
      80年代那会,哪怕是城里的人家,买只公鸡也都要好好考虑才敢买。
      何况是农村人,一只公鸡就是一户人家的命根子,过年的时候才舍得杀的。
      吴老师哪里能让村长破费。
      “吴老师,您别阻止。”
      “以前啊我们桃源村却是过得很辛苦。”
      “可是最近半年来,我们的日子可过得好多了。”
      “自从张成做起牛蛙生意后。”
      “一直都在收我们的牛蛙。”
      “这半年来,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不少,以前半年都吃不上一顿肉。”
      “现在则不同了。”
      “我们基本上一个月可以吃几顿肉。”
      “我们杀只公鸡招待不算什么。”
      村长笑着说道。
      吴老师非常惊讶的看着张成:“小张啊,没想到你这么有本事啊。”
      “仅仅半年的时间,你就让桃源村生活变好了这么多。”
      “你真的太了不起了。”
      村长张万福笑着说道:“吴老师我们都相信,跟着张成将来村里的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
      “只要把牛蛙养殖的事做起来,村里生计就真的稳定下来了。”
      “我们估算过,咱们村的池塘,一年可以出几十万斤的牛蛙。”
      “只要勤奋,咱们桃源村,以后家家户户都能变成万元户。”
      80年代,哪怕是在大城市,万元户这个词,仍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可见张成的贡献有多么大。
      “张成真没想到,短短半年,你就让桃源村变了个样。”
      “你这个事,应该早点告诉县里啊。”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非常伟大的事啊。”
      “应该要让县里、省里,甚至是全国都知道你啊。”
      “回去后,我一定根据你的事迹,写一篇文章。”
      王站长十分激动的说道。
      “可千万别,我这人以前犯过错误。”
      “多亏村民们没有放弃我,我做的这些事不算什么。”
      张成显得非常谦虚。不过能得到王站长这种思想很古板的人的认可,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别谦虚了,在我看来,你就是扶贫先锋,这个时代的榜样。”
      “你不是要资金吗,这个事要是通过报纸传达出去,牛蛙养殖资金的事情,一定不是问题。”
      王站长的这一句话,点醒了张成。
      “既然王站长要写,那就写吧。”
      张成便不再拒绝,名声虽然累人,可是有了名声,如果能对他的产业发展有好处,他不介意这么做。
      因为清河县需要这么个人站出来。
      眼下国家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进行。
      自己所做的事情,正是符合主旋律的事情。

第113章 专家的认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