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型与性格上都有几分相似,所以,梁时异对她好感与越来越多,一来二去,两人成为男女朋友确定了关系。
不到二个小时,汽车到了东州市,梁时异和楠楠在超市里买了一大堆礼品,这才到吴家去。这是一个很老旧的小区,看样子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可能是过去单位的福利分房,还是那种筒子楼样式,外墙还是红转,没有粉刷,共有六层,没有电梯,吴家在五楼。楼道里光线不好。一进门,吴父异乎寻常地热情,与过去有很大不同。梁时异上一次到吴家来,当时只买了两袋水果,吴家父母对自己很冷淡,只给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就是没完没了地进行审问,是的,就是审问,把自己家的情况问了个一清二楚,然后就提出不少在时异看来比较过分的一些要求。弄的时异如坐针毡,就不顾楠楠的极力挽留,连饭都没有吃,就羞愧地逃走了。
今天,一进门,吴家父亲热情地一边接过礼物,一边笑嘻嘻地说,你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进入客厅,赫然发现已有七八个客人在座,看情形都是来陪自己的,梁时异暗衬道。果不其然,在吴父吴母的不无炫耀的介绍下,才知道今天在客厅就做的,都是实在亲戚,都是来给自己庆贺的。虽然大家争相站起来和自己套近乎,但不知为什么,梁时异对这一套隐隐有些不快,但自己身份特殊,只好虚与委蛇,周旋其中。吴家客厅太小,吴家父母招呼大家到饭店叙谈,好在饭店就在小区外,步行一段就到了。
酒席间,吴家父母开始炫耀、众亲戚紧接着开始恭维,所说的话,都很模式化,无非就是大家都是亲戚,以后要多关照等。但有一个表哥比较搞笑,三杯老酒下肚,为了与梁时异的仕途身份相衬,竟然开始了自我吹嘘,说自己是承包工程的,在东州市黑白道都有人,如果,是说如果,梁弟有什么麻烦或者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哥哥我,你一个电话,哥哥我一个小时内,就能把事摆平,绝对让那些家伙吃不了兜着走!吹嘘完了,竟然要梁时异给他介绍矿山工程他承包。梁时异故意将他一下,说井下爆破工程他能承包吗?没想到,这个表哥竟然连连答应,说咱们可以转包啊……更有一个亲戚,说他的一个小兄第在省里给秘书长开车,如果时异想提一级的话,给他十万快钱就ok了……
梁时异连连要吐,脸色不好,说老领导下午要见自己,不能喝了,吴楠楠也看出了端倪,也嚷嚷着要吃饭,没多久,酒席不欢而散。
下午,梁时异给老矿长打电话询问地址,老矿长说了一番勉励的话,就是不让去他家,梁时异没有辙,只好以后再想办法了。
回到单位,梁时异除了一如既往地组织协调好工作,苦干加巧干。他知道,现在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只有用加倍地付出才能不辜负集团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厚望。所以,他每一天,都是穿戴好工作服,戴上胶壳帽,脚蹬高筒胶靴,手里拿着矿灯,坐罐笼来到三百多米的井下。这里,阴暗潮湿,脚下是小铁轨,头上是裸露的电车线,主巷道高不过三米,宽三米五,其他巷道更小。两边还有水沟、动力线、照明线、通讯线路、通风管、排水管等。如果来到斜井、人行天井、采场、掘进头等施工地点,则沟坡纵横,行走困难,就如同进入了深山老林或者乱石滩、悬崖峭壁等处,关键是,头顶和两帮,经常有冒顶和片帮的危险,所以,井下工人经常形容自己是四块石头夹着一块肉。不仅如此,迎头的突水、没有散尽的炮烟、岩石粉末、躁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爆炸等等伤害,都时时刻刻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比起煤矿,唯一好些的是没有瓦斯爆炸。由于井下空间狭小,有些伤害很难躲的开,所以,过去才有了“家有隔夜粮,有儿不下矿”“好女不进纺,好男不进矿”等民谣。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井下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了。梁时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一天早来晚走地工作十多个小时,每天都要坚持下井巡查指导。磨山大井是个有四十多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井下巷道纵横,斜道、天井、采场多,走一遍有三十多里路。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检查顶板、帮壁,遇到较大的隐患,往往亲自动手进行处理,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这是因为,工人们一旦遇到危险情况,绝大多数都是撂挑子不干,就等着工长、值班长来处理,同样的,工长、值班长如果再遇到更为棘手的问题,那就要技术科长、技术矿长或者安全矿长来处理了。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确实保障职工安全,不过,这也给井下带班领导以很大的工作压力。
第5章 都要庆贺(3407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