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吴楠楠,还不知道她对婚事、婚房等等如何打算,有什么具体要求,心中隐隐有点担心…唉,做一个男人好难,想做个孝子,想做个好人,想做个好丈夫,有钱没钱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想出妥当的办法,不知什么在什么时候就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上午,父亲的老友,镇上的书画协会会长齐家韵到了梁家,与梁父在屋中嘀嘀咕咕商量了好久,中午就在梁家吃午饭。梁时异热情地招呼着。吃饭中,他们两人继续商讨着。原来,他们协会想在春节期间在镇上开办一个传统书画展,宣传传统文化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可是,镇里不重视,他们协会又没有经费,正为这事犯愁呢。“世侄,你上过大学,见过世面,你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支个招呗?我们这可是公益事业,宣传传统文化,以求匡正流弊,抗衡当下一些人的崇洋媚外、金钱至上、不知礼义廉耻等等不良风气…”
梁时异听了,虽然觉得齐会长有些高谈阔论,但是,总的说来也是公益活动,应该好好支持一下,何况,自己平时对传统文化也研究不少,很有些想法,于是,落一沉吟开口道:”其实好办,我先给你们协会捐三千元作为启动资金,先租个门面,布置起来,把会员们组织起来,趁春节前在镇里写春联、书画出售,积累部分资金,再去镇里各工厂、商铺等等单位去游说,让他们赞助,每有一家赞助,就做一个大条幅挂在门面楼上,上面可以适当替他们做一点小广告。”齐会长一听,连连叫好,并大声对梁父说:“梁会长你教子有方,贤侄子慷慨捐赠,雪中送炭啊,又热心公益,真有乃父风范啊!”梁父却说“我们前几年写春联都是义务赠送,现在要钱,好吗?”梁时异想,父亲还是有些陈旧思想,就劝道:“以文养文,只不过是变化一下形式,何况,你们又没有把钱装自己腰包,都是为了公益,要持续下去,没有经费是难上加难啊”。梁父不再说话,齐会长却连连称是。
梁时异接着道:“其实,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仅靠书法、国画作用有限,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秧歌队表演、舞龙舞狮子、打把式卖艺的武术表演等等,现在几乎看不到了,还有南山调。据我了解,二百多年前,咱们南山县境内的村镇一带,就流行了“南山调”这一古老说唱形式。后来流传到江北一带,南山调唱腔优美、高亢、幽默欢快,犹如山间流水自然流畅,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唱腔较难学,又无专业艺人,所以教带徒弟较困难,当时只有以村庄分散组成小戏班,逢年过节演出。清朝后期,由于农村贫穷,民不聊生,艺人们大都走散在外,演戏的人逐渐减少。因此,在解放前的三十多年里,几乎没有正式演出过,濒于失传状态。现在这种传统的地方说唱已少有人唱,会唱的老一辈人也越来越少,目前已经无法组织完整的班底,镇里百姓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年人能唱其中的一段。
艺术的传承,主要取决于其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南山调”具有非常显著的特色,对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始终未能建立有效机制,形成规模,致使该剧种没能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动进行挖掘整理,积极申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在想,你们协会干脆改为传统文化推进协会,把这些人和项目收入麾下,有条件了再开个国学初级班、中级班,舞龙舞狮班,大张旗鼓地搞大些,搞系列化,还要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改革,要争取上级和企事业单位各界群众的支持,轰轰烈烈地弄出些名堂成果来,才能真正影响人们的观念,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达到匡扶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这是我的建议。”
梁时异一口气说完,两个会长面面相觑,接着频频点头,作沉思状,还是齐会长先开了口:“后生可畏呵,看来我们这些老家伙是小脚女人了,贤侄一番话可以说振聋发聩,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格局高大啊,到底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非我等可比。特别是要挖掘整理南山调,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高屋建瓴,构想大胆,意义非凡呵!老梁,我看行,咱们抓紧时间找人研究一下。”说完,匆匆扒了几口饭就要离去,突然又转过身来对梁时异“贤侄,传统文化协会如果成立,你要参加,我推荐你任秘书长如何?”梁时异连连笑着摇手推辞,齐会长一边告辞一边念叨,反正要给你安排个位置。
离春节没有几天了,单位格外忙碌起来。一天下午,齐矿长把梁时异叫到他办公室,说按照过去的习惯,磨山矿买了一批好尚购超市的购物卡,我们矿领导分头去送,你就负责送劳资处、工会、技术处、工程处这几个单位的领导和副职,领导每人两千,副职一千,我们矿领导也是每人两千,搞好与上级、兄弟单位的关系,我们才能工作顺利,让大家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其他单位也会给我们送的,只是参差不齐。
梁时异一听,楞住了,原来还有这个习惯?这样就怕不好吧,这又让自己犯了难,过了一会,慢慢说道“齐矿长你知道我不习惯这些事,你还是交给别人吧”齐肖海疑惑地看着他“这是为人的好事,别人都巴不得去呢,怎么?你不愿去?怕什么?有什么事我担着!梁矿长啊,社会就是这样,你不能搞特别啊,否则,你会吃不开的。好,你回去再想想,我不勉强你。”
第13章 喜悦困惑(二)(3978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