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章 地质环境治理(一)[2/2页]

沉降的矿山 寒山老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如果就这么放过这个机会,是不是太可惜了?
      梁时异还是把自己了解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的情况作了一份情况说明,也算一份报告,上交给集团公司领导,建议由集团分管领导带领经管部、技术处有关人员做好方案,去省国土厅去争取资金,以便更好地落实集团公司关于环境全面综合治理方案。并详细说明了,所谓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地质专项资金,是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安排的,所谓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指对国有矿山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因矿山开采活动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恢复和治理。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以充分挖掘低效、废弃工矿用地潜力,能够同时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支出及其他相关支出。工程支出包括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治理、矿区地下含水层破坏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等,地形地貌景观治理支出等。
      其中矿区土地复垦支出,是指对采矿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发生的支出。支出范围主要包括回填、推覆平整及铺垫表土,污染土壤修复、输排水、废石覆盖和修建道路等。
      其他相关支出,是指与项目实施相关的勘察规划设计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以及其他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支出。
      实施方案应明确项目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年度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项目总投入和年度资金投入。目标任务应当可量化、可考核,资金投入应包括自筹资金和财政补助资金。
      自己较早得到了信息,还做了前期工作,余下项目的攻关,就由集团公司派合适的人去跑,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己情愿不要这份功劳。集中精力做好磨山矿“两坑一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方案,估计项目批下来,集团公司还会要求磨山矿打头阵的,因为磨山矿有基础和这方面的治理经验。
      虽然接下来集团公司成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项目小组,梁时异也是成员之一,而且带着有关人员跑了一次省城,见到了薛锦城和分管处长。但是,其他过程,自己以种种理由没有参加,任由别人跑去,没有想到,却得到了集团、处室领导、参与人员的高度评价,认为他风格高、不抢功。
      经过一番运作,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批准了集团公司第一期项目——即磨山矿北山坑、杨树林坑、渣石山的综合治理。同时报上去的其他治理方案都被打回重新修改,以梁时异为首的磨山技术人员做的“两坑一山”治理方案,却得到专家的较高评价。
      第一期财政拨付资金预算为六百万,要等项目竣工,专家验收合格后才能按实际验收情况结付。
      喜讯传来,集团公司上下都很振奋,特别是磨山矿技术人员倍受鼓舞。集团公司领导也对梁时异前一段时间专心致志搞方案,在资金攻关时,趟出一条路后,交给更专业的人来运作攻关的做法倍加赞赏。
      接下来的时间,磨山矿在管理正常生产的同时,又组织一批人员配合集团公司技术处、工程处、汽车队等单位,进行了“两坑一山”的治理。
      按照梁时异他们的方案,就是把渣石山上的土石运到杨树林矿坑,把坑彻底填平,上面种上树木,绿化率百分之百;北山坑填百分之六十深度,成为较浅的小湖,湖里养鱼种荷,湖岸周围修成台阶状,渣石山剩下的土石,造成梯田状,修一条上山公路,树木绿化率百分之八十五左右,上面可以搞一些旅游设施,包括搞一个主题公园、休闲中心等。在施工过程中,要把细土等预留出来,覆盖在表层,有利于绿化种植。
      但是,集团公司领导却没有完全按方案施工,在填平杨树林矿坑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没有把细土预留出来,至使矿坑填平后,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岩石,很不利于下一步绿化;在填北山矿坑时,由于原方案要改造成小湖、修亲水平台、渣石山垒梯田等,费工费料,花钱较多,加上渣石山离北山矿坑很近,他们就改了方案,一古脑地把山上土石填入矿坑,填平了!取消了很多环结,倒也省事。
      但是,渣石山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东西没有地方处理,怎么办?好办,从中间向四面推出,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土堆,然后在这些所有地盘上,都稀稀拉拉地种上小灌木,既没有台阶,也没有路。如果以后小灌木长大了,估计人都没有办法进去。
      但无论怎么说,改造治理完成了!
      在他们一开始修改施工方案时,梁时异也多次提出反对意见,甚至找到于总反映,但领导都是一个理由:省钱!时异担心验收不能通过时,领导的话是:没问题!既然这样,他也无话可说了。
      “两矿坑一山”总治理面积达到三百多亩,在上报时写了四百多亩,老宿舍区花园也计算进去了,而且,统计绿化面积、苗木种类等等时,也算上了黑石花园,还拍了照片、视频,画了新图纸,写了竣工报告等。所有资料都完备了。
      梁时异一直担心不能通过上级专家的现场验收,但是,上级专家一直没有来。不久,六百万的财政资金竟然到了集团公司帐户!让梁时异大跌眼镜,原来这样也能够过关!那么,省国土资源部门专家领导,是光看软件资料、听汇报,还是通过卫星云图前后比对确定的,就不得而知了。
      集团公司尝到了甜头,又开始上报第二期治理方案。在集团技术处、工程处拿出初稿后,于总竟然特别要求送给梁时异一份,让他润色加工,然后报给集团公司领导审阅,时异哭笑不得,看来,集团公司其他地方的治理,还要自己过问,这是典型的能者多劳啊,没有办法,还得老老实实地去弄。

第20章 地质环境治理(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