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环境治理[1/2页]

沉降的矿山 寒山老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番安排布置,听得大家频频点头,可以说思路清晰,又很果断,不拖泥带水,既指出问题,又有解决措施,还代表集团公司,批评了磨山矿领导。嗯,有大将之风!
      第二天,磨山矿接好了第三路充填管路,开始了连续充填,恢复了井下生产。
      两天后,勘探公司小钻机钻通了堵塞处,正重新下井壁管。
      只用了五天,磨山矿设备工段和机动处联合改造筛分系统成功,用一个电葫芦、一个龙门架和两个大型隔筛筐,循环使用,再也不用人工倒废料了。
      梁时异只要有时间,就和磨山矿设备工段、机动处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改造两个搅伴罐接续系统。
      多次失败后,他就带领大家到外地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回来后再加紧攻关,终于在月底改造为连续不停地伴料造浆,功效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充填管路堵塞问题的彻底解决,不但让生产不再受到影响,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大为改善,而且,经此一役,梁时异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也使他在集团机关处室中站稳了脚跟。
      上半年,集团公司上报了第二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是集团技术处、工程处拿出初稿后,又经梁时异润色加工,然后报给集团公司领导审阅后又送到省国土厅的。
      时异在“两矿坑一山”治理结束后,由于磨山矿出水、集团出现地面沉降、自己受到处分等等事故,就一直没有再过问此事。
      现在,到了技术中心主持工作,初步稳定后,就把集团公司调查组所有的资料都调集来,开始认真研究。集团公司领导也正在研究全面综合治理方案,梁时异也多处收集矿山环境治理材料,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
      现在,面对集团公司连不成片的小块生产、生活用地六十多处,占地四百多亩,多数都被民营小微企业、工商户、村民以各种形式占用,但绝大多被别人改造的数面目全非,要想收回可谓困难重重。
      这一部分,劳力费神往往收效甚微。他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五十多个废弃的矿坑,和九座渣石山,以及占地三千多亩的两个尾矿库。
      时异知道,这一次,与治理“两矿坑一山”不同的是,要站在集团公司角度,综合考虑。而且要分步骤进行。
      经过实地调查了解,他决定从哪几个尾矿库着手进行。
      为此,他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治理资料,又跑到外地去考察,经过十几个昼夜的深思熟虑,制定出了比较详细的治理方案呈报给总经理。
      所谓尾矿库,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可以防止尾矿向江、河、沙漠及草原等处任意排放。一个矿山的选矿厂只要有尾矿产生,就必须建有尾矿库。
      所以说尾矿库是矿山选矿厂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尾矿库的基建投资一般约占矿山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十以上,占选矿厂投资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有的几乎接近甚至超过选矿厂投资。
      尾矿设施的运行成本也较高,有些矿山尾矿设施运行成本占选矿厂生产成本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一块,也是矿山企业生产最大的危险源。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在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里,各种自然的(雨水、地震、鼠洞等)和人为的(管理不善、工农关系不协调等)不利因素时时刻刻或周期性地威胁着它的安全。
      事实一再表明,尾矿库一旦失事,将给工农业生产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灾害和损失。
      尾矿库一般由尾矿堆存系统、尾矿库排洪系统、尾矿库回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选矿厂产生的尾矿不仅数量大,颗粒细,且尾矿水中往往含有多种药剂,如不加处理,则必造成选厂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将尾矿妥善贮存在尾矿库内,尾矿水在库内澄清后回收循环利用,可有效地保护环境。
      铁丘集团公司早在三十年前,就对一些贫矿进行了磨选,后期进入地下开采阶段,更是所有采出矿全部进行磨碎,选出铁精粉销售或者烧结、冶炼。
      所以,这么多年来,每一年都产生几十万吨尾矿。这些尾矿一开始主要是注入几个小型采矿废坑里,陆陆续续已填平了七个小坑,面积有五百多亩,这么些年来,上面长满了芦苇、野生的柳树、榆树、构树等等灌木。
      当地农民也试过在上面种些农作物,由于里面有黄药等残渣,都不成功,所以,就一直荒废着。
      梁时异综合治理的第一步,就是让汽车队从渣石山拉较细的土石对这些矿坑中的尾矿进行覆盖。
      要求不少于半米厚,为以后植树造林打下基础。因为小树苗长起来后,耐盐碱等不利因素能力大大增强,就可以较好地生长了。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七个矿坑五百多亩尾库都进行了覆盖。
      技术处出具了竣工报告,连同

第53章 环境治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