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算是交底了,能当到六部之首,除了办事能力强,自保和揣摩圣意的本事更大,郑尚书此一言,一来强调自己清白,言明照顾李淳是给苏尚书面子,二来不忘表示苏尚书亦是受人之托,不丢苏尚书下水。
“嗯,汪卓仁曾照顾过苏家临产的二夫人,若李淳与汪卓仁等人是一伙的,那么汪卓仁利用此情分,替李淳铺平入朝为官的路,很正常。汪卓仁是京城排首的富户,他挣的钱,一部分培养杀手,另一部分用来打通朝臣,待李淳在吏部任要旨,他的人再要进其它衙门,就容易多了。”颜殊清分析道。
李淳是永光九年年中调入京城,而汪卓仁是永光九年年初搬到京城,正好有时间替李淳铺路。
“哎,是老臣疏忽。”郑尚书感慨一声,倒是没敢再端坐于太师椅,放下茶盏,也起身帮着检阅卷宗,顺便对手底下的究竟是人是鬼,心里有个数。
颜殊清继续仔细往下看,一边看一边思量,有疑惑的,与孙侍郎、郑尚书讨论后基本能出定数,就算不确定的,按照睿宗帝意思,先拿下审问,朝堂被渗透得太严重,宁错抓不可放过,否则后患无穷。
很快,他看到一个名字。
余启山。
此人与汪卓仁往来亦十分频繁,卷宗里显示,余启山是永光九年向朝廷献上水轮三事的图纸,被工部破格招录,招录文书上盖章的考校审核吏部官员,正是刚任职不久的李淳。
一通百通。
“孙大人,”颜殊清将余启山的卷宗递给孙严嵩,“此人不但有极大可能是反贼,而且还涉及一桩命案。”
听颜殊清和戚黎黎详细说了翟岩父亲被害一事,孙严嵩很重视。
“这些反贼为了渗透进朝堂,不惜草菅人命,实在罪大恶极。”孙严嵩皱眉道。
“好人不能枉死,何况宋远兴才是真正还原出水轮三事的功臣,余启山窃取成果,残害无辜,哪怕反贼身份已让他必死无疑,但此旧案还是该查明了,将水轮三事的功绩交还宋家,给宋家人一个公道。”颜殊清说道。
戚黎黎亦连连附和,如果不是这些反贼,小石头娘两就不用颠沛流离,处处遭人欺负。
孙严嵩郑重道:“小侯爷、戚姑娘放心,我会派人前往江州奉新严查此案,包括当年的县令,若与贼人勾结,亦会追责严惩。”
随着一个个朝臣被查出,以及一桩桩案子、事件串联起来,布局了长达十数年的反贼谋逆案彻底浮出水面。
孙严嵩唯觉触目惊心。
朝堂内可能有二十三人是反贼同伙。
作为刑部侍郎,他备受睿宗帝器重,除了掌律令司狱,他甚至拥有部分御史台的权利,可监察百官。纵如此,这些年朝堂各部,渗透进这么多反贼,他都不曾察觉,实是有愧皇上对自己的信赖。
未时末刻,嫌疑官员卷宗全部查阅完毕,孙严嵩带卷宗进宫向睿宗帝汇报,准备连夜拿人。
这时,京兆尹张安成来到刑部,其身后跟着极度不情愿的赵光凌。
“侯爷、戚姑娘,下官将人带来了。”张安成苦笑道。
赵家公子不愧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加废物。
这诬陷一事,已上达天听,躲是躲不得的。
结果赵光凌一听说要他亲自对峙,转身就跑,躲藏了起来。
赵家一府人足足找了小半个时辰,最后是赵家的晴薇姑娘,提议去后院的狗洞附近找找。
赵光凌竟然真躲在狗洞附近的草堆里。
被找到,赵光凌还想耍赖,被其嫡母重重扇了一巴掌。
想到这废物给自己添的一堆麻烦,张安成心下忍不住叹气。
赵光凌小心翼翼抬头,见戚黎黎怒目瞪他,吓得赶紧往京兆尹背后躲,他是真被戚黎黎打怕了。
他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没事找事举报什么杨家啊,现在好了,没能弄死戚黎黎,戚黎黎一定会反过来弄死他。
赵光凌吞咽口水,硬着头皮说道:“我、我可没故意针对你,作为大献国子民,发现有人通敌卖国,举报是理所应当的!我也没办法求证,只能靠官衙!”
这番说辞是他被押出赵家时,妹妹赵晴薇悄声教他的,虽然出发点见不得人,但立场是对的,只要能占到两分理,就有很大希望不被打。
张安成公允道:“赵公子此举确实不能算错,凭他本事也辨别不了证据真伪。”
“给你证据的男孩呢?带来了吗?”颜殊清问道,他不屑理会赵光凌,此人嚣张跋扈,品行恶劣,坏且蠢,蠢到仿佛没有脑子,很容易被人利用。
“带来了,就在外面。”张安成忙道。
午时过后不久,那男孩就被赵家的小厮五花大绑扭送至衙门。
是他考虑到赵光凌牵涉其中,故前往赵家带人,结果找赵光凌耽误了不少时间。
“带我们去看看。”颜殊清道。
经过赵光凌时,戚黎黎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正暗暗祈祷自己躲过一劫的赵光凌,吓得股间一湿。
好在戚黎黎跟着张安成匆匆出门,没有停下来打他。
赵光凌瞪眼看着几人背影,恐惧过后内心怨愤升腾,不过怨愤对象不是戚黎黎,而是当时撞进他雅间的那个男孩。
那男孩唇红齿白,他是真心喜欢,对男孩说的话也深信不疑,只没想到……赵光凌气得磨牙,他已经知道男孩是受人指使故意接近他,拿他当枪使的了。
他也在等,等颜殊清他们问出男孩背后之人是谁,他非扒那人一层皮不可。
第一百四十九章 当枪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