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1/2页]

这样走过 梦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病已痊愈,可我一直体弱,一直不会走,两岁时母亲又生下了弟弟,听母亲说,那时母亲摊煎饼脊梁上背着姐姐怀里抱着弟弟,一摊就是一天,有时前院的大娘看着母亲累,就给抱走一个,有时父亲回家看着孩子们,母亲吃几口煎饼就继续干,母亲说有时摊完一天煎饼就累瘫倒了,想想那时父母有多累!
      每次队里分粮食时,父亲都挑着两个筐,前面是弟弟,后面是我,一边走一边唱黄梅戏《牛郎织女》。村里人也都喜欢听,每每笑声不断,那时虽然苦但一家人却很感幸福。
      我三岁多时,弟弟会走了,可我还不会。
      有次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弟弟在院子里蹒跚着走着,一会蹲下抠抠地下的小坑一会又赶赶小鸡。自娱自乐的不亦乐乎
      可我只能坐在草编垫子上,坐够了无聊了就晃着身子哭着找事。
      母亲在厨房里热的满身汗水,又烟呛又热又累的再听到哄不停的哭声,便生气的从厨房急走到我旁边埋怨道:“你这个闺女,哪辈子欠你的还是咋的,一出出的折磨死人了。都这么大了,你看比你小两岁的弟弟都会走了,你还不会!光知道哭,有本事你也和弟弟似的自己走着到处玩啊!光叫你就早晚把我给累死了!”。
      我听后没在和以前似的更放肆的哭闹,而是忽的停了哭声,满眼含泪的看着母亲噘着小嘴慢慢的说:“我也要走走,走走。”
      “你还走走?你站都不会站,能会走吗?你能老老实实的坐在这里不哭闹就算烧高香了”母亲不相信的回应道。
      可我继续坚持喊着:“走走,走走......”
      “行,你别逞能找事,你若不会走我再找你算账!”母亲埋怨着找来父亲编的一个大筐扣在了地上说:“别人忙忙的你就知道找事,你扶着走吧!”母亲生气的说完,转身回了厨房。
      母亲是想让我扶着筐围着转圈走,只要别再哭闹就行。
      没想到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一下子站起来,扶着筐走了两步就继续蹒跚着慢慢往前走了。
      母亲刚坐下添了点柴禾一回头,看到竟然竟然慢慢会往前走的我,不觉张大了眼睛,立马走了出来,惊奇的看着继续往前走着的我喊道,“哎呀!你还真是个怪闺女呢!啊!怎么这一下子说走就会走了呢!”。弟弟也赶到我身边看着,我好奇心溢满的不停走着。
      母亲激动的和弟弟说:“你招呼着你姐姐别让她摔倒,我去喊你奶奶来看看,这还真是怪事呢”。
      弟弟也觉新奇的认真的看着使劲点着头
      不一会,母亲就把奶奶喊来了。
      一到大门口就兴奋的指着院子里的我说:“娘,你看,我没骗你吧,小云真的会走了!”奶奶很是高兴的看着我,满脸的疑惑:“这闺女,还真是奇了,怎么说会走就走了呢?来奶奶看看”。
      我张着小嘴骄傲的笑着蹒跚着走到奶奶跟前。
      奶奶高兴的蹲下扶着我说:“好孩子,你真会走了!终于会走了!真是个能孩子!好闺女......”。
      中午父亲一下地回来母亲就赶紧迎上去兴奋的说:“她爸,你那能闺女会走了”
      “什么,你热糊涂了?早上我走时还被你埋怨她不会走,这一会功夫就会走了?”父亲一皱眉头以为母亲在开玩笑呢,头也不抬的应答着。
      “不信你看啊,你看”母亲接着转过身对正坐在地上和弟弟玩的我喊道:“小云,快走走给你爸爸看看,让你爸也高兴高兴”我忽的一下子站起来蹒跚着小跑到爸爸身边。爸爸高兴满了脸,赶紧蹲下接住跑过来的我道:“俺闺女终于会走了,我就知道俺闺女不是一般的孩子,”
      “还不一般呢?再不一般就把人折磨死了,都几岁了才会走?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母亲一撇嘴有意的反驳道。
      “你懂什么,谁能说走就会走啊?就俺闺女能,还不会爬不会站的,没练习就会了呢”父亲只顾高兴不以为然的笑着抱起了我。
      “那是她懒,人家的这个年龄早满地去了”母亲埋怨道。
      “不管怎样,就是奇迹”父亲高兴的刮了下我的鼻子,也许在他心里,女儿的懒他并不在意,在意的是女儿能做到的。
      就这样,我总算减轻了对父母的累赘。能自己吃饭,穿衣,自己玩了。除了皮肤奇怪的黑,身体弱些外,别的都算是正常了。
      可是我们让父母不省心的事却没有停止
      一天中午,兄妹三人从奶奶家往回走,哥哥背着睡熟的弟弟,我跟在后面。
      快到家时,弟弟在哥哥背上滑的太往下了,哥哥便停下想把弟弟往肩上撮撮,没想到用劲大了点,弟弟一下子从哥哥后背上窜过头顶,摔进了崖头里,咕噜咕噜的压过崖上的杂草和荆棘往河里滚落而去,
      霎那间的惊险,哥哥和我都吓的反应不过来,呆呆的张大了惊恐的眼睛,
      慌忙的站在崖边看着哭喊着逐渐往下滚落的弟弟,恍然醒神放声大哭了起来,哥哥边哭边大喊着:”救人啊救人啊!我弟弟掉水里了..快来人啊......”
      村里人听到哭喊声都往外跑,母亲也急速的跑了出来,急急的问:“怎么了?怎么了?”
      “弟弟被哥哥甩水里去了啊......”我哭的不接气的指着弟弟滚落的崖坡喊着。
      “你们这熊孩子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啊,明智明智......”母亲也吓哭了,边喊着弟弟的名字边往河边跑去
      这时被惊喊出的村民们,也都急速的陆续的往河边跑去。
      不一会功夫,河边已聚集了很多人了
      三叔和几个青年正把还在打转的胀鼓鼓的弟弟从河里抱了上来
      三叔一只胳膊托着弟弟,让弟弟半爬胳膊上,一只手拍打着弟弟的后背
      母亲赶到扑上前去喊着:“明智明智......”。
      不一会弟弟吐出了很多水“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母亲赶紧接过衣衫褴褛身上被崖坡上荆棘划出了一道道血口的弟弟紧抱在怀里
      弟弟趴在母亲肩上还惊魂未定的哭泣着抽噎着。
      大家都看着弟弟担心的说着什么
      三叔有点埋怨说:“多亏掉下来的地方是个洼水区,水流不急,才漂在了上面,要不然孩子不是被石头磕着就是被急流冲走了,”
      一村里青年也接着说:“是啊,是啊,好在这个落水点好,没被磕着。”
      “这孩子该有这一吓,也会落,有福气,没事。以后可得注意了。”奶奶不知怎么也这么快的来了,担心的看着母亲怀里的弟弟说
      “都是智成,不好好背明智,”母亲看着哥哥上火了,腾出一胳膊要打哭泣的哥哥
      奶奶不让了:“孩子没事别再打智成了,他又不是故意的,快回家歇着吧。看把这仨孩子都吓成什么样了。”
      三叔也心疼的劝着:“先回家看看明智哪里划伤的厉害给上点药吧”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别怪孩子了,以后都应注意些”“回家吃晌午饭吧”一堆人劝说着都散开陆续各自回家了。
      父亲去外村有事回来刚走到村头就听说了,便一路小跑
      到家就喊:“明智明智”
      进屋接过母亲怀里的眼泪还未干的弟弟仔细看着关心的问着:“明智没事吧?没事吧?”
      弟弟噘着小嘴只抽噎着不支声。
      母亲生气的说:“刚才刚给抹了点药水,好在划的都是浅口子,要不可要疼死了。”然后又看着哥哥埋怨道:“都是智成背着明智往家走也不好好走,在路边一窜把明智窜河里了”
      父亲有点生气的对一直在看着弟弟表情有点害怕的哥哥说:“嘱咐多少遍了,走路一定要靠里边走,别在外边很危险。还不听!以后可都要注意了啊”父亲说完又看了看我。我和哥哥都有些惊魂未定的认真的点着头。
      哥哥小时候是个特重感情对弟弟妹妹很照顾的孩子,每到冬天地里没活时,父亲就会和村里的几个人编藤条筐去外地卖,因为那时没有自行车去多远都是走着,所以有时难免很晚才能走到家。
      有天晚上,很晚了父亲出门还没回来,哥哥就一直站在门口往外听着时不时敞开门看看,自言自语的问着:“爸爸怎么还不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为此母亲总是生气的埋怨着:“智成,别总敞门,屋里的热乎气都让你放跑了,你不冷啊?都几点了?快上炕和弟弟妹妹睡觉去”哥哥也不听还靠在那里等父亲。
    

第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