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2/2页]

这样走过 梦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哈哈哈”母亲的话把我们都逗笑了。
      “你这没文化的说话也一套套的,婆媳关系不可能和母女关系一样,都要忍让着,你平时说话也不太注意,也难免让人家记心里了,所以就产生误会了”
      “看俺这闺女,人家的闺女都是向着她妈说别人,俺这闺女总是向着别人说她妈”母亲笑着指责着我。
      “嘿嘿,她这是怕你们打起来”公公笑着回了句。
      “我如果向着你去指责别人,那你们的矛盾不是更深了吗?再说都有对错,没法说的”
      “可这过冬至不管老的饭,不包水饺吃就是你弟媳妇的不对,哪有这样的?”婆婆说着。
      “我问老弟了,他们家就是不过冬至的”
      “就你这个傻闺女别人说啥你也相信,这是你老弟没办法了,只有这样说了,他能说明明知道就是不包水饺吗?不过,不过怎么一家人去了她娘家了?不过在家里吃馒头炒菜啊,回娘家干嘛?”母亲自然是心里不舒服。
      “好了,有老弟想着你就行了,他怕你不高兴这不是给你钱,让中午买着吃了吗,有自己的儿子孝顺就行了,别人咱不管,也管不着,所以你现在只要安心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最重要,自己的身体好了,咱自己做着吃,谁也不用管,那样不就免得心烦了,所以别多想了啊,有我们三个你亲生的对你好就行了,别去看别人怎样哈”
      “嘿嘿,你弟弟这点还行,都出去了,偷着回来给我钱,我知道他也是没办法,不去他那牛脾气的老婆肯定和他吵,去了也挂挂着我,所以也是为难他了”
      “就是啊,这不是也知道自己儿子挂念着自己吗!刚才给他电话,他说想让我快中午时去给你买吃的的,所以你的孩子都不是那不孝顺的人,有时是不得已,所以你就别去想些不愉快的事了哈”
      “俺这闺女就是大度,什么事让她说说就和没事似的”母亲忽的心情开朗了起来。
      “姥姥来了”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礼貌的和姥姥打着招呼。
      “啊,俺这大外甥是不是又长高了,这快一米八了吧?”母亲看着小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哪有那么高?一米七五还不到呢,又不好好吃饭”我回了句。
      “小宝咱好好吃饭,多吃饭,争取再长上几公分啊”
      小宝只是微笑的看着姥姥点了下头,然后回他卧室里去了。
      “他妈还说他不高,其实也不用很高了,不高不矮的正好,其实玉亮那个个子大街上有的是,也不矮正好看”婆婆总是多想着去夸他的儿子。
      “还是高了好,让小宝多吃饭,给他做点合口的吃,这上高中很累,要供上营养,再长上几公分更好看”母亲自然是希望她的外甥个头高些。
      “嗯,就是吃饭不怎么行,看瘦的”我说了句。
      “让小宝多吃饭,看你侄子侄女的一个个胖的,这吃开了没够,特别是吃肉,就是胃口好,给撑开胃了就好了”母亲说着。
      “随他妈,吃饭细食,有点挑食,要随我们的话肯定比这胖”婆婆真会说话。
      “确实随他妈,儿子随妈”母亲自然是话里有话,我自然明白。
      不论和谁在一起,我逐渐明白,很多话不去多虑不去揭开不去计较,自然一切顺畅。有时不是不知,而是装不知最好。
      晚上七点多,弟弟来了电话和说他们回来了,让我把母亲送过去,我不知为什么要这么晚才回家,明明知道今天是冬至,明明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如不是来我家吃饭,母亲一个人在那个家里,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忽的觉得人老了就这么难吗?婆媳关系就这么的难相融吗?母亲已经是这么一个走路缓慢,身体虚弱的老人了,还计较什么呢!给她热汤热饭的吃饱喝足就行了,很难吗?
      公公日渐消瘦,身体逐渐不适。
      问公公想吃什么,他只说自己营养供不上,就想着给他买些补养品,可买来他也吃不了多少,可能是难受无法下咽。
      有天早上起来,说是大便乌黑,怀疑是胃出血造成的,便急急的去了医院。果真如此,便又开始了住院打针,打蛋白打养药,可也不见什么效果。
      住院的第四天,公公说是胃里热的难受,说想喝纯净水,本来婆婆应该懂得,这时不该给他喝凉东西的,可还是下楼去买了几瓶纯净水,毕竟是冬天,此水冰冰凉的,喝进正在冒火的胃里,可想而知会是什么后果!
      公公连喝了两瓶,没过一会便喊着难受。
      婆婆便让刘玉亮打电话让所有人都去,可能知道公公快不行了。
      晚上,我刚和小宝吃了晚饭,刘玉亮就打来电话,让我把婆婆卧室衣橱顶上的那个早给公公买好的那衣服箱子拿医院去,我忽的觉得有些头昏,感觉出公公也许真的难熬过此冬天了。
      慌慌的去婆婆卧室里,看那衣橱上放着的寿衣大箱子,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我不想面对自己的亲人会离去,就像父亲那时,自己从不相信事实,不相信父亲会离我而去,不相信他就那样孤独的远去,让这辛苦养大的三个孩子都没来得及孝敬他,就那样悄悄的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一生的遗憾和后悔。没有尽孝的人,心里终有愧。
      我找来一个凳子,恍惚的踩着去拖那箱子,却不知怎的就那么踩蹭了,一下子歪砸在床边,脑海里不知道此刻该想些什么。想爬起来,却忽的觉得腰椎有些疼,有点起不来的感觉。我忍着疼慢慢的尽量坐床上。
      “妈你怎么了?”小宝从他卧室里出来问。
      “没事,你快写作业吧”
      “你确定自己没事?”
      “嗯,真的没事,我一会要去趟医院,你快先把作业完成啊,如有什么事我就给打电话”
      “嗯,爷爷还好吧?”
      “还行,你快写完了吗?”
      “还有不多”
      “那,你快点写,一会和我一起去医院吧”
      “行”
      小宝回屋写作业去了,我在那里稳了半天的神,慢慢试着腰没那么疼了,就起来慢慢的活动了下,感觉能走路了,小宝也写完作业了,便和他一起把箱子从那大衣橱顶上取了下来,然后让小宝提着,我们一起往医院走去。
      原以为,公公不会那么快就走的,可我们刚到医院里,他就去了。
      一家人陷入了悲痛中,公公这一病一年,动手术,化疗,电烤,虚脱,即便在家也是在床上躺着,不知道到底是给他动了手术对不对?化疗对不对?没喝中药对不对?反正这一年时间,公公大部分时间是在医院挂吊瓶,身体瘦弱的都皮包骨了。连他自己都说:还不如不动手术着好,少遭罪,反正都是一年的时间......。
      给公公办完丧事,婆婆说了句:“这怎么说走就走了?有时候晚上睡觉,还感觉他还在旁边似的,有喘气的声音,走了就别回来吓人了,一家人都伺候你一年了,都也跟着受累了,也该知足了”

第174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