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2章,国之重器[1/2页]

大明镇海王 中华田园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津北站。
      “呜呜~”
      伴随着阵阵的汽笛声,弘治皇帝等人乘坐的火车开始慢慢的减速,经过一个半时辰的行程,它终于抵达了天津。
      “这就到天津了?”
      张懋微微有些傻眼的看了看窗外,能够清楚的看到外面的高楼大厦,也能够看到远处大地之上伫立的一根根朝天烟囱,还有滚滚的浓烟往天上不断的排放。
      可以确定,这就是天津。
      现如今,整个北方地区,只有京城和天津才拥有这样的景象。
      可是再算算时间,这连两个时辰都不到就到天津了?
      “两个时辰不到就到天津了?”
      不仅仅是张懋傻眼了,刘健看了看窗外的一切,也是忍不住问道。
      “这也太快了吧。”
      李东阳跟着感叹一声。
      “哈哈,那是当然~”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得意的说道:“火车修建的时候都尽可能的走直线,这大大的缩短了距离,其次火车走的是铁轨,不需要和其它马车之类的抢道,再者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机械的力量。”
      “依靠强大的蒸汽动力,这点速度不算什么,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制造出速度更快的蒸汽机车,到时候可能连一个时辰都不需要。”
      在这方面朱厚照还是很自信的,因为他亲自参与过蒸汽机车的研究,很清楚这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过程,从最初的时候,力气小、速度慢,慢慢的研究出了现在的强大蒸汽机车。
      一旁的刘晋听完,也是笑着直点头。
      后世的高铁速度超过300公里每小时,京津地区的城际高铁,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从京城抵达天津。
      现在这个速度,只能算是刚刚开始。
      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它依然是最快的速度了。
      当然如果用八百里加急的话,速度肯定是要比它更快的。
      可是那是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并且只能够用来运输体积小、重量小的物品,但火车就不一样了,它这是正常速度,而且还可以大量的运载人和货物。
      这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好啊,国之重器!”
      “所有参与铁路建设和火车制造的工匠朕都要见一见,有功劳的都报上来,朕重重有赏!”
      弘治皇帝同样非常的开心。
      看看外面的太阳,依然高挂天空。
      原本的时候,他还以为这火车即便是速度快,这到了天津至少也是要傍晚了,但现在还是大中午就已经抵达了天津。
      这速度,确实是不可思议,关键是还载着一大车的人。
      “谢陛下~”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高兴的赶紧一本正经的行礼致谢。
      “哈哈,你这顽皮的小猴子。”
      弘治皇帝看了看朱厚照的样子,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摸了摸朱厚照的脑袋。
      自己这个儿子,他要是喜欢学习治国之道、为君之道就更好了,只是他对这方面完全没有任何的兴趣。
      好在自己现在身体好了,春秋鼎盛,有的是时间,等他长大一些了,想必会更好一些,而且还有刘晋、王守仁、杨云等这些年轻的忠诚、有位大臣,他们也同样年轻,只要有他们在,倒也不需要担心多少。
      他喜欢研究这些东西就随他自己去研究这些东西。
      以前的时候还觉得太子不务正业,只喜欢玩这些奇巧y技,但是现在看来,这些东西的重要同样非常巨大。
      这火车一出,此后只要火车铁路延伸的地方,大明的统治就会变的无比稳固,如此强大的运载能力,速度又如此之快,而且还可以继续提高。
      以后大明国土虽然广袤无边,但只要有火车,再远的地方也可以朝发夕至,以后天下之物皆可以汇聚大明,我炎黄子孙再也无需被山川河岳所阻隔、限制。
      “父皇,我这可不是给我自己说话的。”
      “我这是给所有参与火车研究、铁路研究、建设的人说话,他们一直以来都被人称之为工匠,很多人的祖籍还是匠籍,身份卑微、低下,生活穷困而潦倒。”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最让他们觉得绝望的是,他们明明为大明的繁荣富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身份和地位却一直得不到认可,他们的作用也是被人忽视。”
     

第1192章,国之重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