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种植流程分为种子处理、整地、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收割,最后晒谷子,风箱筛选,成为谷子装袋存放。
如果要食用,还需去壳,再用风箱分离,才变成白花花的大米。
而每一个过程都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人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从李村正从叶宽手中拿到杂交水稻的种子之后,整个桃源村开始忙碌起来。
十亩水田,五六个精壮汉子赶着水牛,先用曲辕梨翻了一遍,然后再用耙来回细细弄碎大块泥土,最后放水养田。
同时,这两百斤种子放进了烤秧棚育苗,由于浇了灵溪的水,发苗很快,第二天就长出筷子高的秧苗。
接下来就是插秧。
尽管李村正不让叶宽下田,但是他坚持和大家一起干活。
这也是他和全村人首次露面,尽管村民对他的突然到来很好奇。
但是叶家爷孙和李村正对他来历守口如瓶,只声称他是叶婉家失散几年的兄长。
才和大家插了一天秧,村民就接受了这个帅小伙。
插完秧,其他的事情就没他什么事情了。
每日在叶贤的带领下,闲时跟村民讨论诗词。
这里的村民,居然每人都能背上几首唐诗。
叶宽熟读唐诗三百首,自然成为大家争相交流的对象。
李家那小子,也就是李村正的儿子李慕,更是要拜他为师。
一时间,竹林中,桃树下,灵溪边,稻田间,诗声朗朗,响彻桃源山村上空。
叶宽也把带来的辣椒,玉米,番薯,土豆这些种子,找了一块地种了起来。
这些唐朝时期没有的粮食品种,自然又引起了李村正的惊讶。
“上仙就是上仙,他这一次来,咱们这桃源山村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李村正啊,我说得没错吧,当我让孙女跟你说的时候,你还不相信,这下总信了吧!”
叶贤摸着白胡子,看着院子里用狗毛草逗黄狗的叶宽,对李村正说道。
“我当然相信了,不然那天怎么会一见到他就下拜呢!”
“呵呵,咱们俩去桃树下对弈一局如何?”
“好啊,好久没和你下棋了!走,带上一壶桃花酿,我们边下边小酌!”
这日子无忧无虑,真是逍遥啊!
叶宽跟这个大黄玩得不亦乐乎。
这时,叶婉从外面拎着一篮不知名的野草进来,嘴上哼着小调。
旋律优美,古韵十足。
叶宽一听,一时兴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他唱的是王菲演唱的那个版本,音调完全不一样,在叶婉听来格外迥异,但是曲律动听。
“叶兄,你这是什么调啊,怪好听的!”
“我家乡那边的民谣!想学吗?我教你!”
“想!”
叶婉学得很快,一会就把这首歌学会了。
她一边干活一边唱,反反复复好几遍,微胖的小脸上洋溢着不一样的神采!
这些天,叶宽用脚丈量着这个桃源山村,走遍四周每一个角落。
这里不大,半天时间就走完了。
灵溪的水从某一处山崖里汩汩流,绕着村子流进了水田,流入了村中的鱼塘。
靠近西边的悬崖下,一片茂密树林,里面还有鸟儿,兔子,松鼠这些小动物。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如果某天,我将死去,请将我埋在,桃源村里!”
这里真是个休闲养老的好地方。
……
第10天,稻谷扬花。
第17天,稻谷垂穗。
第19天,李村正开始组织村民收割。
一把稻穗,沉甸甸的,长满金黄的谷粒,在方形打谷桶上轻轻一敲,稻谷簌簌往下掉。
还没敲几把稻穗,就积满一大半桶。
马上有人装进箩筐,挑到打谷场边一处地上晒。
金黄的稻谷在桃源村各处空地铺开来,一块又一块,就像是给这个村庄镶嵌上了一块块金片,煞是好看。
“不得了,你带来的种子真是太高产了,恐怕我们这个村,一年只要种个几亩地,就够全村人吃了!”李
第13章 逍遥种田惊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