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本来打算,招两位会刺绣的师傅,月钱开高点,用来教人。剩下的人,会刺绣更好,不会的话也没关系,王颖事先已经想到,边城民风彪悍,大概会刺绣的人不会太多,所以只要会一些简单的缝补能力就行,然后再由师傅教导。
刚一开始,绣娘也不用招太多,五六名即可,先缝制一批出来试试水,好的话,后期扩展市场再招人。
打算的挺好,谁知道,到了报名的时候,险些有些控制不住。
杨秀儿为了保险起见,还特意多记下十个人名,加起来也就是十六名,之后再筛选一下,留下六名就可以。
哪知道,杨秀儿想停下,后面的大娘们不罢休啊。
“还有我呢,我大老远的赶过来,你得把我的名字写下来!”
“还有我姑娘的,我姑娘会刺绣,绣的可好了。”
……
一听到杨秀儿说人够了,暂时不用报名了,后面没报上的,心里都急了,哪还管得了秩序,一个个往前涌,心里存有侥幸,再多自己一个就好了。
“你这小姑娘办事可不行,这里这么多人,哪有说只选几个人的道理。你把你们东家找过来,我跟她谈谈。”
甚至还有一个大娘,倚老卖老,自持自己儿子在军营是个小官,一家在边城生活十几年,平时管事管得习惯了,还想着管到这里来。
说完,就要上前拿起杨秀儿的报名纸上。
杨秀儿哪会给她,赶紧把纸张叠起来,放到胸口的内衣里面。
到场的人太多,一闹起来,王和顺也压制不住。杨秀儿和慧娘子两个弱女子也弄不过这群壮实的大娘们。
最后没法,杨秀儿只能改变计划,把报名的人都记下来,最后再凭本事筛选人。不会刺绣的话,自然就进不了,到时候这些“娘子军”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吧。
大娘们见自己的名字报上了,心满意足,这才高兴地回家做饭去。
回去之后,杨秀儿两人向王颖汇报了今天的事情。
“我自作主张,把所有人的名字都记录了下来。”杨秀儿说了一下发生的事情。
王颖倒是没有说什么,而是点点头:“你做的可以,临场应变,之前的安排不行,就改变换一个。”算是表示了对她的赞许。
得到东家的夸赞,杨秀儿心里一喜,比吃了糖还甜。
王颖看到纸张上报名的人很多,还想着绣娘的事不会有什么差错,很快就能进入教学正轨。
谁知道,等到正式面试的那一天,王颖安排人架了一张大的绣架,绣架固定一张绣布,让人一一上前展现自己的刺绣。
大概来了七八十人,有点刺绣功底的有二十多人,但是要说能担当师傅的人选,只勉强选出来一人。
就这一人,绣出来的东西,也不是王颖心里想要的。
王颖看着眼前这个颜色单调、略显僵硬的青草纹图案,微皱了皱眉,感觉和自己以前看到的古代刺绣有好大的差距啊。
&n
第213章 慧娘子展现刺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