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长孙小公爷,能否给我们点时间商量一下。”
“可以!”
大约一个时辰,天色快黑的时候,长孙冲背后的城楼门打开。
薛奎带着人走出来,说道:“我们留下一个人,长孙小公爷也留在这里,请小公爷不要见怪。”
对此长孙冲早有预料。
他没有犹豫答应了:“可以,合情合理。”
一直在城外等着消息的李恪,忽然看到城头上有令旗挥动。
程处默仔细观察,说道:“大哥,对方愿意谈,长孙冲要留下来做人质。”
“打旗语,本王同意!”
片刻后。
薛奎几人出现在城外商圃某个店铺内。
“见过恪殿下!”几人看到李恪后,立刻行军中礼节。
李恪指了指说道:“坐下来说吧。”
几人坐下,却十分谨慎,手始终按着刀柄。
李恪笑了笑,道:“放轻松,我的兄弟在城楼上,我不会把你们怎么样的,真想杀你们,我也不会浪费口舌跟你们谈。”
薛奎讪讪一笑,把手松开,拱手道:“恪殿下……卑职还是称呼您将军吧。”
相比殿下,薛奎更认可李恪身为将军据守土门关一战。
“随意。”李恪并不在意这些,略微停顿,他的面色变得沉凝:“你们知不知道,好人做坏事,办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这种事情,只要你们回到陇右军府,找军府向上反映,段玄志将军还会不给你们做主!”
“陇右军府那些将军们,为了你们这些老兄弟今后离开军队,能够有个好的生计,才愿意冒险跟我这个身份有些不好的皇子合作,一起在西平和金城开设工坊。”
“你们这点事情,那些将军们能不给你们做主吗!”
李恪说着,啪的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生气道:“现在你们这么一弄,不但跟着你们的那些百姓要受到牵连,你们同样要掉脑袋!”
“朝廷的法纪是绝对不容任何人挑战的,不然今天你破坏,明天别人也会效仿`!”
薛奎虽然对李恪之名闻名已久,可到底不熟悉。
李恪忽然大怒,几人有些忐忑不安。
魏叔玉、程处默、秦怀玉几人则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李恪转了几圈停下来:“你们想要皇帝下圣旨宽恕你们,这不可能,你们这种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不会牵连,也幸亏你们没有做出太恶劣的事情,并且事出有因,惩罚上可以稍加宽松一下。”
“所有参与骚乱的百姓,以及你们这些府兵,流放吐谷浑,为朝廷垦荒种植棉絮十年时间!”
“十年之内,你们吃住朝廷管,如果表现好,会有一定的津贴,由朝廷直接发放到你们的妻儿手中。”
“如果你们的家人愿意一同迁徙到吐谷浑,朝廷负责他们的生计,分田、分耕牛都不是不可以。”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恪停顿一会儿:“不要妄图跟我讨价还价,这是我能够为你们争取的最好结果,即便这个结果,朝廷有些人都未必能够同意!”
薛奎几人沉默不语。
片刻后,薛奎起身,咬牙决绝道:“好,卑职答应!卑职相信恪殿下会信守承诺!”
正如薛奎话中所言,他信的是李恪。
吐谷浑是李恪的封地,他相信去了李恪的封地不会被秋后算账。
当然了,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李恪之前为伤残老兵、土门关战役等等一系列事情。
“我们也答应。”
李恪暗暗松了口气,笑着说道:“你们放心,本王会信守承诺的,十年时间说长也不长,你们领的津贴足够你们家人生活,要是愿意举家迁徙,每个月本王准许你们于家人见一面。”
“苦或许是苦了点,毕竟背井离乡了,但相比你们犯的错误,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回到城内,把本王的话告诉参与叛乱的百姓,机会只有一次,放下武器,宽大处理,十年后家人团聚!”
“我也会派兄弟们入城,一起帮你们做说服工作。”
薛奎几人捶胸行军礼:“谢谢将军!”
“大哥,虽然流放千里,还是吐谷浑,也很严厉了,可朝廷有些人未必会答应。”等魏叔玉等人跟着薛奎入城,秦怀玉站在李恪身边不无担忧道。
李恪冷哼道:“不答应,那好,让薛奎他们给我在城内屠几个士族人家,我看朝中还有谁叽叽歪歪!”
秦怀玉听得不由笑了:“这回薛奎他们这些人也保住了,也有足够的劳力种植棉花了。”
城内。
姑臧李氏府中。
李行之站在府中观景楼上,听到管事打听到的消息,感慨道:“好一招一石二鸟,两全其美的办法,这些人到了吐谷浑,同样也是在逐步同化吐谷浑!”
他不由想到了当初李恪做客府中的情景。
当初就觉得这位吴王不简单,后面种种果真证明了他的猜测。
“雍州丝路商圃落入你的手中,这雍州恐怕不久将来也要变天了,我姑臧李氏,雍州士族郡望,又该如何抉择?”
李行之看向二房兄弟的院子。
那个院子灯火通明。
隐约还有愤怒、痛苦的咆哮声传出。
他听得不由皱了皱眉头。
而李恪,也当天夜里,由程处默亲自率领十数骑,亲自带着他写的关于处置雍州骚乱方略的折子快马加鞭赶往长安。
之所以要派程处默,是因为他需要有个会耍横的人回去给他演好这场戏。
第163章:一石二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