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用在蒋寒身上再合适不过。即便只是乡试,即便只是解元,离状元还很远,却依旧让人津津乐道。
一时间关于蒋寒的话题传遍了长安城。
“你听说了吗?这位蒋解元是上一届科举……那个叫蒋成的弟弟。”
“蒋成,就是将军夫人那个……那个蒋成吗?”
“除了他还有哪个叫蒋成的!”
“这蒋家是不是祖坟上冒青烟了,一门双解元。”
“诶,你们听说了吗?这个蒋寒和王师师小姐走得很近,说不定好事将近了!”
“王师师!啧啧,蒋寒怕是要一飞冲天了,要是真的娶了王师师,那就前途不可限量了。”
人群中,悄然路过的蒋寒却没有一点喜色。
今天放榜,还没等他去看榜,别人就已经把消息告诉他了。而他要去普光寺,把这个消息告诉不在人世的家人。
……
普光寺
蒋寒为蒋父蒋母还有蒋成各点了一盏长明灯。
“父亲,母亲,孩儿考中解元了!”
只是一句话,蒋寒似乎就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蒋家三个孩子中,他是最不受重视的存在。
他的父母总是把心思都放在蒋成身上,要么就是家中唯一的女娃娃,也是最小的孩子蒋柔身上。
他处在中间不尴不尬,虽说没有亏待过什么,可在关心和情感上是最弱的。
这也是养成他不苟言笑的关键。家中唯一无微不至关心他的人,就是他的兄长蒋成。
尤其是长大以后,和父母几乎没什么话说,和蒋成倒是有说不完的话。
“兄长,你放心,当初害你的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兄长,很抱歉,没有按照你的希望,没长成你期待的样子。”
“就算你会怪我也没办法,就算所有人都说我做得不道德,说我不该用这种方式报复一个人,我还是会这样做。”
安静地往生殿里,只亮着三盏长明灯,还有一个带着目的来长安的蒋寒。
……
各地乡试成绩出来了,各地的第一名也传开了。同时传开的还有一个大消息。
“你们听说了吗?临城这次乡试上榜五十人,而临城才子林彦居然没上榜。”
“临城才子林彦,就是那个号称书画诗文一流的临城才子?”
“是啊,就是他。我听说他没上榜的原因就是因为一道考题得罪了西北将军,这才被排除在外的。”
“考题?你说的是那一道论述西北将军叛乱,扶持新皇登基的考题!”
“对,我听人说这个林彦在文章中写了一句:薛家百年清名,却被西北将军毁于一旦。臣子叛乱,是为不忠;把持超纲排除异己是为不义。”
“就因为这句话,林彦止步于乡试,以后怕是永远也起不来了。”
“不止是这样,各地的榜单都和预测的有很大不同,好些原本寂寂无名的学子,突然登上榜首了。”
“对对,好像各地的解元都不是预料的人选,还有许多有名的才子同样落榜了。”
“以往都没有这种情况,这一次西北将军直接改了许多科举规矩,还出了了那样一道题,摆明了就是想通过学子的文章来排除异己。”
“好让下半年能参加会试的学子都是自己人。看来这个西北将军,已经在为把持超纲做准备了。”
“原本以为西北将军扶持新皇,没有夺皇位,还以为他真的对皇位不感兴趣。”
“现在看来,他不止是对皇位感兴趣,还想控制朝廷,这样一来即便将来小皇帝成年,朝廷也已经成了西北将军的朝廷了。”
“这样做是不是太明显了,不怕让人说闲话吗?”
“说闲话!!他有什么好怕的,有兵有权,谁要是违逆他,直接关进牢里,断了仕途,你看怕不怕。”
“你们这样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前些日子西北将军不是离开长安好几天吗?我听说他直接带着一队人马,抢了一座茶山,还把人家茶山老板给害死了。”
“真……真的吗?”
“我还能骗你不成,不信你自己去打听一下,茶庵山那边有一座很大的茶山,老板姓查。”
“还能这样,亏我之前还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没想到他居然会做出这种事。”
“嘘,小声一点,守城军过来巡逻了!”
同样的话题在同一时间出现在长安的四个方位,传遍长安城也只花了几个时辰。
关于薛北准备‘谋朝篡位,把持朝纲的消息,瞬间成为所有人热络谈论的话题,远远超过人们谈论科举的话题。
……
清灵山
听到这些消息,灵郁、王隽纷纷看向韦丝丝,眼里似乎还藏着担心。
&nbs
第170章科举舞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