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在岑夫子的屋里知道事情原委的叶向高,被噎的说不出话来。一番思虑,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
叶向高在回来的路上忽然想到,过年的时候叶成昌就已经在学作贴诗了,懊悔自己当时怎么没想起来。
现在看来叶成昌已经跟着岑夫子学了不少。没办法了,只能让叶成昌留在南京,继续跟着岑夫子读书,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有岑夫子教导,自己儿子过童试还有可能不到十三。
————————————
叶成昌将自己的书箱放下,环顾着四周,这里是他的新家。
之前进香河的院子是一间官舍,官员离任后是要交还出去的,本来没收拾的叶成昌,也只得赶紧收拾自己的笔墨纸砚、锅碗瓢盆搬出了进香河。
也不是叶老爹买不起房,是大明律中有规定,官吏如果不住官舍,是要“杖八”的。
虽然到了现在,南京基本也没人管这事,但叶老爹现在是个“清流”没多少银子,而且国子监的官舍修缮的还算可以,所以就一直住到了卸任。
现在叶成昌搬进的新居,位于汉王府所在街道的西北角。
汉王府顾名思义乃是王爵府邸,明第一任汉王是陈友谅之子,第二任是在钟里被炕死的朱高煦。
现在是早已荒废,只剩高耸的院墙与偌大的占地,在此诉说其以往的辉煌。
新家院子不大,勉强算是两进,主房三间次房三间,叶成昌依旧选择西厢房住下。
雇工将东西从牛车上卸下,家里的仆人接过手后,开始在南京最后一天的工作。
叶家的计划中,从福州跟来的长随留叶斤,家中奴仆留小果,南京雇佣留李季氏,由这三人在南京照顾叶成昌的生活起居,其余的或遣散、或随主北上。
叶父叶母一同来到叶成昌的西厢房,替他清理灰尘,帮他铺设床铺,给他摆放书籍。虽然没有开口,但叶成昌依旧感受到父母此刻的心情。
房内的杂事渐渐完成,俞夫人神情落寞的坐在厅前,叶向高从怀中掏出一份东西递给叶斤:“昌哥,这新户帖我让叶斤给你收着了,有用时让叶斤拿出来。”
几日前,叶向高又一次前去拜访上元县知县程三省,临行前拜托他两件事,一是在他北上之后抚照留南的其子一二,二是将其子的户籍从老家转到上元县来。
叶成昌籍贯福州府福清县,属南榜辖下,与上元县户籍并无差异,转籍之后依旧是南人南榜。
毕竟又不是南人转籍去考北榜或者中榜这种骚操作,程三省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今天上午更是亲自送来新的户贴。
看着父子二人在一旁的交流,俞夫人欲言又止,眼眶渐渐的开始发红。
终于,俞夫人终于绷不住自己的眼泪,一把将叶成昌拉入怀中,泪眼摩挲。
“儿啊,莫嫌你爹娘狠心,人活一世功名为要,少时苦老来福。在南京需照顾好自己,我给叶斤留了银子,每季也会通过福州会馆给你寄来银钱。
如果真的缺吃少穿,记得去你程叔叔家,不行就去岑礼家吃喝,要是照顾不好我的昌哥儿,掀了他的破学堂。儿啊......”
ps:叶父在万历二十二年补的是北监,不是文中南监,不是文中南监,不是文中南监!
叶父也不是二十三年四月卸任的国子监司业,叶向高一直挂着司业,直到方从哲接任。
第31章 叶老爹的失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