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府衙内,府尹张孙绳,正在案前来回踱步,监督着一众属官批阅万历二十五年,应天府府试第二场的试卷。
府试阅卷与县试稍有不同,由于府试评卷会比县试更严格、更审慎,花费的精力也相对较多,所以“知府”或“府尹”不会亲自上场,一般是交由府衙中的属官来做。
应天府又是江南“首府”,读书人的水平相对更高,评卷也会更复杂,所以府尹张孙绳就一直在各评卷桌案之间来回巡查。
忽然一评卷官员惊讶道:“怎么回事?湿了的卷之怎么能和普通卷混在一起?”
张孙绳快步过去问道:“什么事情?”
阅卷官手拿着几份试卷对张孙绳道:“府尊,你看这里,有份卷子湿了大半,还与其他卷混与一起,导致几份卷子都有些跑墨。”
张孙绳看了情况,立即开始安排:“嗯,快趁墨晕的还不算厉害,将这块誊抄一下,先评这几份卷子。来人,将负责收卷官吏找来。”
一盏茶的功夫,一位官服男子,领着几个书吏进了阅卷房,不等见礼完,就听到张孙绳历声吓道:“你们这些混账东西,这虽是府试但也是国考,你们就如此轻慢么?看看这些卷子。”
几位书吏一进来就被吼的一愣,赶忙弓腰见礼,由于没听见回复,只能战战兢兢的在原地不敢动。
领头的官员到是行礼起身,转头看了看张孙绳发怒手指的卷子,情况了解后就抱拳解释道:“府尊息怒,确实怪不得他们,我府乃江南首府,历来考生众多,所以每次都借用贡院,但贡院年久失修难免...”
说到这,都是过来人,张孙绳大概就猜到原因,问道:“怎么?这湿卷是个雨号?”
官员抱拳下拜:“府尊明见。”
张孙绳沉默了一会,依旧下令:“即便如此,也不该干湿混放,将负责的书吏拖出去,笞八十,以儆效尤,下不为例。”
吩咐完,张孙绳的紧皱眉头才悄悄平缓,转头去看那几份正在誊抄的试卷。
等几个书吏誊抄完,张孙绳就随手捞起湿卷看了起来:“语汇通顺、立意鲜明,就是笔墨略显稚幼,而且还没写完,辍了吧。”
刚扔下卷子,忽然看见卷首写的考生姓名年龄,有些疑问嘟囔了句:“年八岁?上元县的学风如此炙盛么?”短暂思考后,吩咐道:“来人,将此考生的第一场卷拿来。
————————————
“来,姜汤。”
小果轻轻吹着手中的小碗,自己用调羹又试了试,觉得无碍,才递到叶成昌嘴边。
轻轻吸了口姜汤,又擤着鼻子,吸回流到人中的“青龙”,反复折腾了几次,才将一碗姜汤喝完。
看着小果还想盛第二碗,叶成昌孬着鼻音:“不喝了,吃点醋姜片吧。”
小果没有停下动作,依旧又盛了一碗:“平常都听你的,生病了,这会就得听我们的,再喝一碗,好的快。”
叶成昌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再喝了一碗,已经快五月了,身上还裹着被子,两碗姜汤发的他身上黏糊糊的,直想往外钻。
四月中旬,初夏的一场大雨不期而遇。
师命难违,叶成昌考完第一场后,次日又去了二场。
虽说应天府的考场是在贡院,但传闻中的雨号,却真实的展现在叶成昌的眼前。
看着薄砚中溢流的雨水,一滴
第53章 岑夫子弟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