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记里,伙计正把砸在地上的木货架扶起来,心疼地去拾起地上被踩烂的糕点。
“别拾了。”傅喜面上没有什么表情,“今天先关铺吧。”
伙计应一声,叹着气去关铺子,把看热闹的路人都挡在外边。
外人的话还是传到傅喜耳中。
“听说是得罪什么权贵了,看来以后要开不下去了。”
“这家店的点心还挺好吃的,真要干不下去了吗?”
“怎么不是,前几天我家那口子来买,结果空手回来,我以为卖完了。哪知一问,说是今儿没做我爱吃的。”
门板也挡不住外头乱七八糟的话,伙计担忧地走到傅喜跟前:“东家,少爷没事就行,生意能慢慢就好转了。那些人来这一趟就是吓唬吓唬,估计以后也不来了。”
傅喜没接这话,只淡淡地说:“今天你辛苦了,先去歇着吧。”
伙计见此没再多说,离开前给他倒了一杯茶。
傅喜就在铺子最角落的地方,对着一杯茶,一直坐到夜深人静也没动。
**
在京城跑了一日,夏夕语累得不轻,次日直睡到日上三竿才睁眼,第一件事便是跳下床问找爹爹娘亲,问郎中的事。
夏母把她拉着去梳洗绑头发,“你爹爹已经去村口等着,估摸这差不多时辰快到了。”
于是她抓了个菜馍馍,一边往嘴里塞一边飞快跑隔壁去找陆君然,两人结伴到里正家去。
到地方时,郎中已然到了,正在问诊,眉头不展的样子让夏夕语一颗心都跟着提得高高的。
好在最后郎中给了个较好的结果。
“里正肺热咽干,太过劳累,要多休息调养,其他一切都好。”
年纪在那儿,精力不足,有点小病小痛便觉得难受了。
有郎中诊断过后,夏夕语总算放宽心,基本能确认前世里正身故有过劳成疾的原因。小病小痛不关注,便拖成大病,再一病不起。
里正生病静养,孩子们便不能上学去,陆君然惦记着小青梅的学习进度,抱着书本到夏家亲自一个字一个字的教。
夏夕语原以为能偷懒,结果还是苦哈哈地被迫认字,好在学习之余还能听到一些八卦解闷,她也总算闹明白吴春丽怎么会进了大牢。
吴春丽和她想的一样,连王家的台阶都没能跨上去一步,就要被人赶走。可她不死心,把她娘亲的名头搬出来,说是来给她娘亲打下手的。
可惜她小看了京城这些权贵人家,怎么可能她说什么听什么,只要主人家没有吩咐的,闲杂人等一概当居心叵测之徒。
护卫要扭她离开,她耍泼惯来,当街倒地说人打伤了她,也不知道是不是进不去王家就准备讹人银子。王家可是好惹的,她喊了两句就被捂上嘴,直接送到大理寺去了。
她娘亲根本不知道吴春丽在外头闹的事,若不是吴春丽身上还带有银子,给牢头送钱回家找丈夫,估计她得在里头待上好几天。
听说这一趟把家里一年的积蓄都给弄完了,不怪气得老实的冯大牛要休妻。
而她养母被太后送了一把戒尺的事,并不是他师父的原因,而是太后无意听到弘音寺法会上闹的事。
一个命妇在皇城脚下丢人现眼,把太后气得不轻,所以才有送戒尺以作告诫,同样是告诉京城里的官夫人们要谨言慎行。
不管如何,夏夕语憋着的一口气算是顺了。
她养母起码大半年不敢出府门,老老实实在家思过,以后再找他们家麻烦,估计都得想起这回的教训,轻易不敢下手。
她心情轻松的在家窝了两日,盛明华就如约而至。
面对第一回考核,夏夕语即便会,也不敢放肆,回答问题磕磕巴巴几处错漏,硬是挨了两下手掌。
在盛明华放下戒尺喝水时,陆君然默默给小姑娘塞了一颗糖,还抓
第31章 陆君然式温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