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一百俩银子[1/2页]

农家傻女要逆袭 露生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月刚走至绣楼处,便听见李真儿那尖细的声音从楼上传了下来。
      “哼!她要是不会,定是教她好看的,竟敢抢我的景裕哥哥?还说什么受友人之托?凭她也配做景裕哥哥的朋友?”
      元月顿住脚,理一理头绪,终于明白自己究竟如何得罪了这位官家千金?
      ?悖?匚液问掳。∫桓龆?槟幸舱饷辞朗郑
      前有曹小娘子,后有李小娘子,前仆后继。
      长得好看,还当真了起呢?
      卢长史啊卢长史,你可真是一个妖孽!都已为人夫,还四处兴风作浪。
      弄清前因后果,元月心中便有了对策,于是抬步拾级而上。
      楼上,守在楼梯口处的冬娘闻声,探头一看,立即道:“元月来了。”
      正在喋喋不休的李小娘子,立即没了声。
      而冬娘则下楼,将元月迎了上去。
      李真儿的闺房装饰得非常华丽,描金绣银的布幔、雕花镂玉的家俱、甚至一杯一盏都无不透露出精致华贵,明晃晃亮堂堂,更兼一室香气萦绕。
      打量着衣衫朴素的元月,李真儿倨傲的端坐上首,那张妆容精致的脸上满是不信的,朝秋娘呶呶嘴。
      秋娘过来,将元月引至琴凳旁。
      而一直信心百倍的元月,当见到那琴时,忽得就怯了,指尖微微发颤,两腿发软。
      双眼如炬的李真儿,冷眼瞧着元月,唇角挑起一抹讥笑。
      她按捺着性子,等待着元月出乖露丑、跪地求饶,情不自禁间又扬起修长的脖劲,虎视眈眈的盯着琴旁那个随时都会倒下去的可怜人儿。
      元月硬着头皮,坐上琴凳,一颗心却如擂鼓般咚咚的乱跳着。
      自己只不过是先前在厨房时捕捉到原主失传的一段记忆而已,知道曲谱,知道手法,可是从未操练过啊?
      耳边却有一个声音对她说:别怕!你能行的。
      但元月仍迟迟的没有抬手。
      春娘她们四个,此时也都发现了她的异样,不禁都为她暗自捏了把冷汗。
      终于,元月抬起右手,轻轻按在了琴弦上。
      神奇的事出现了。
      那种熟悉的,抚摸过琴弦千百遍的感觉如潮水般,浩浩荡荡奔涌而至。
      元月指尖轻轻一挑,一串音律便如流珠溅玉般倾泻而出。
      “呀!小娘子,她真得会弹嗳!”春娘兴奋的叫了起来。
      李真儿丢给她一记眼刀。
      春娘立即噤声。
      试过手感,元月调整意念,平稳呼吸,开始凭着原主的记忆,弹奏那曲《高山流水》来。
      轻拢慢捻间,竟是指法娴熟、似行云流水般拨出一曲天籁来。
      一曲《高山流水》即将弹罢,她更是信手一挥,一串高亢清脆的琴音,将本该袅袅结束的尾音又拉长拉高几许,落进听者耳时,真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呢!
      那动作潇洒干练,自由奔放中还透着些顽皮、娇憨。
      在场其余的几人都怔愣住,甚至没有脱口喝彩。
      半晌李真儿才缓缓开口:“你是跟谁学得?”
      既沉醉在激情飞扬的弹奏快感中,又惊讶于自己也会抚琴的元月,一时恍然道:“不记得了。”
      李真儿以为元月故意隐瞒,顿时拉下脸,讥讽道:“这么难学得琴曲,没人教你,难不成你是无师自通?”
      元月这才醒过神来。
      这具身体为何有如此绝佳的琴艺,她可是当真不知道,但是为了搪塞李真儿——
      她即兴发挥,现编了一个故事。
      “我从前住得地方,附近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一位小师父,每日都要练琴。那琴声悦耳动听,引得我时常去听。
      一来二去,她见我喜欢,便顺手教了我。
      天长日久——所以也就会了。”
      “那她又是什么来头?怎得会在庙里弹琴?”李真儿当然不愿意相信有人比她强的,“除非这人是神仙。”
      “她大约是从京中来的,好像是为给父母祈福才剃度入了佛门的。”仿佛记忆中真得有这么一回事,元月故事编得顺溜极了。
      她见李真儿的脸色又沉了下去,立即道:“听说,也是自小跟着名家学得琴艺。而仅这一首曲子,也是练了数月才会的呢!”
      李真儿听罢,心里暗自长吁了一口气,神色也缓和了许多。
      “哼!那还差不多。我就说嘛!这事上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学得比别人早、比别人久些罢了。
      再说,你们每日都待在佛祖身边,自然得到的关照和庇佑比旁人多,学起琴来比旁人灵敏些也是应该的。
      可见,这佛法真是无边的。
      所以新皇登基伊始,便教恢复往日被毁的寺庙,还说那些老和尚和有名的僧人,如果能重新修复,就让他们当住持。”
   &nb

第53章 一百俩银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