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景裕赶回家中后,祖母得知原委,狠狠责备了一通嬷嬷。
卢景裕朝嬷嬷递了个眼色。
那嬷嬷忙笑着躲出房去。
卢景裕则亲自在一旁伺候汤药,照顾病中的祖母。
一夜之后,果然大好。
嬷嬷笑说:祖母这是小孩病,就需要孙儿陪,孙儿哄。
祖母笑着撵她出去。
原来,昨日晨起时,祖母见身子利索了,便去后院走了一趟,看看梅花,看看杏花什么的。
结果,风一吹,又受了凉。
卢景裕眼见祖母已大好,想着案头那一堆公事。一早梳洗穿戴了,照常赶至府衙公干。
一上午都在处理事务,直到腹中饥肠辘辘,才想起与元月之约。
他这才搁下笔,走出屋子,沿着石子甬道去了厨院。
结果,并没见着元月。
难道因昨日自己爽约,她便以为取消了这每日同进午餐和晚餐的约定了吗?
但是,厨院里的人却告诉他,今日并没见着元月,连辛二郎也没见着。
卢景裕凝眉,折身出了厨院,往跨院里去。
正午时分,阳光正好。
那篱笆小院却是一片沉寂。
人呢?
他推开虚掩的屋门。
屋内空荡荡的。
既不见元月,也不见辛二郎。
他们这是出门了吗?还是回了溪柳村?
环视一遍屋内的情形,一应物什都规置的整整齐齐,他心中暗道:作为将门之女,定是从未做过洒扫庭除、洗衣做饭之事的。
然,现在竟能将这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这其间,不知她吃了多少辛苦?
怜惜之情油然而升。
想起在溪柳村吃得那餐饭,叹道:真是难为她了。
元月既然不在,于是他反扣了屋门,在院中的一块麻石上坐下,又等了一会。
*
曹家在城里有很多铺子,但宅子却只有一处,便是位于罗城仪凤坊的曹府。
居住在仪凤坊里的商贾名流虽然众多,但曹家在扬州城里,甚至淮南府都是数一数二、赫赫有名的大富之家,很容易便能打听到的。
元月一路问人,总算摸到曹府门前的那条大街上。
在一字排开的众豪宅之中,曹宅的门脸一点也不出众,相反低调的有些灰扑扑的感觉。
也不知曹家家主为何如此藏拙守朴,但定是城府极深的。
但如若站在地势高处,俯瞰曹府后院,那一进又一进的院子便会尽收眼底。
显然,家大业大,富贵豪华藏不住。
此刻,两扇朱漆大门紧闭,唯有一旁的角门开着。
两个门房,拖出一条竹床,正坐在阳光下,晒着太阳聊着天。
经历过那日被曹容华喝斥之事后,元月踌躇着没有立即上前询问打听,而是不远不近的挑了个地方,坐等。
她在等长生回府,或是出府。
也许旁观,更能看清长生他究竟是失忆,还是攀附荣华抛弃了从前的她和他们。
又或者,压根就不是长生。
大约是高档住宅区,这条街上的行人并不多。
即便有,也是车来车往,看不见车内人的样貌。
元月便盯着曹府大门看,见有没有人进出?
冬日的暖阳晒得人昏昏欲睡。
昨夜并未好眠、今日又累了一上午的她,在暖暖阳光的催眠下,昏昏欲睡,几欲跌倒。
作为出现在这条街上的生面孔,且又坐在自家宅门前,负责看家护院的两个门房,岂能不留意、警惕?
元月见那两个门房,频频看向自已,索性大大方方的走了过去。
托词说,自己只是路过,因为身体不适,想要借他们的竹床坐一会。
那两门房见是一个漂亮的小娘子,说话又客客气气的,于是便招呼她坐下,并问她要不要喝茶?
元月微笑着婉拒了。
刚坐了一小会,一辆豪华阔大的马车从远处驶了过来。
元月一眼认出,那正是曹家大郎曹鹏的马车。
两位门房见了,忙起身去开正门。
也不知是风吹车帘的缘故,里面的人竟然看见坐在门口的元月。
这时,车帘被从里挑开,露出一张面容俊秀、神色忧郁的脸庞,不是旁人,正是曹鹏。
他打量了一眼元月,问那两门房道:“她在这做什么?”
“回阿郎的话,她是个过路的。走累了,在这歇歇脚。”其中一个门房回道。
曹鹏却微皱了眉头,心道:这也太巧了吧!
于是,他示意那俩人将元月带至车前。
&nb
第62章 混进曹府[1/2页]